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彭翠楠 通讯员 胡剑芳 李星 周欢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咸安以文艺创新传播、以制度精准约束、以榜样引领垂范,三招齐发,让移风易俗新风吹遍田野,滋养乡村文明之树常青。
桂花镇:文艺唱新风 宣讲入人心
“四人上台闹哄哄,今天说说移风易俗好事情……”在桂花镇南川社区,移风易俗四句半排练正酣。该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百姓宣讲团,让新风吹进心坎。
他们将婚事新办、厚养薄葬编成三句半、顺口溜,融入小品、快板。志愿者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在南川村剖析大操大办弊端。
群众开始“比文明”“比节俭”。九垅村晏大兵为儿办婚宴,用朋友凑的8辆小轿车做婚车,家常菜待客。亲友称赞:“既热闹又节约,以后得改做法!”
目前,桂花镇开展理论宣讲40余场,印发传单20000余份,打造文艺节目1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了乡亲们身边的“文明加油站”。
贺胜桥镇:食堂立规矩 减负见真章
步入贺胜桥社区幸福食堂,500平米大厅敞亮整洁,明厨亮灶尽收眼底。墙上张贴着红白理事会职责、就餐管理制度和资金公示。
“食堂构建了‘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评价’闭环机制。”社区干部李志勇说。自去年4月重开以来,已为23余场红白事提供标准化服务,是咸安区农村家宴示范点,后厨高清网络摄像头直连省食药监局接受监管。
社区探索“五老治俗”,由5位德高望重居民组成红白理事会,收集百余条意见,形成礼金、餐标、规模等全流程清单。精准约束下,社区婚丧支出降40%,负担大减。
“3年来380余人次兑换,累计发放奖励2.3万余元。”社区茶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新云介绍,社区茶园小区还创新“积分兑换”,居民在百佳“积分超市”凭“存折”记录文明行为兑换商品。
汀泗桥镇:乡贤做示范 村湾焕新颜
走进黄荆塘八组,茶园葱茏,地面洁净,移风易俗漫画引人驻足。
55岁的组长熊荣华曾是致富典型。2008年,他毅然返乡当组长,带领乡亲拓宽村道、拆违建、立村规。2018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30户村民全部入社发展林下养鸡,村集体经济驶入快车道。
熊荣华成为乡村移风易俗关键推手。
他一呼百应,文明新风扎下根。合作社为红白事提供统一宴请标准,破浪费攀比;累计为1200余人次老人提供免费餐,孝老爱亲成风尚;“十美”评选设笑脸墙,发证书奖金并巡讲事迹;清明推行“鲜花祭祀”,八组率先实现“零火种上山”。
“自家定的规矩,执行起来都服气。”村民罗建新说。如今村湾如公园,先后获评全省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示范点、咸宁市“最清洁村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