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潘庆芳 袁媛
盛夏时节,351国道湖北省监利市汪桥镇连湖村路段,过往车辆川流不息。公路两侧是江汉大米主产区的稻田,以及连通村庄与稻田的水渠。红色水码围挡的施工区域内,挖掘机、压路机正忙碌作业。
“351国道监利段日均车流量达1.6万辆,由于通行能力受限,改扩建势在必行。目前正在进行先行用地批复的箱涵施工和清淤工作,待施工用地批复后将全面推进工程建设。”监利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超胜介绍。由于公路两侧是稻田和水渠,拼宽施工条件受限。因此在施工前采用两孔4×3或者是两孔2×3的箱涵,保证水渠畅通后再施工。
351国道荆州段主要覆盖洪湖、监利、江陵、公安、松滋等县市,监利段长约105公里,带动了11个乡镇,是东西方向的重要通道。当地交通运输部门将该段公路分四段建设,其中今年初开工建设的红城至姚集段,全长约22公里,估算总投资为7.79亿元,按照部分路段拼宽和改线新建的方式,把原来双向两车道变为四车道,达到一级公路的标准。
“在省交通运输厅的支持下,我们去年成功申报G351监利红城至姚集段项目,获批‘两重’超长期国债资金2.8亿元,缓解了项目建设资金紧张的压力。”荆州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计划科副科长张俊霞说。
国道项目改扩建,房屋拆迁是关键。汪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平东回忆:“我们设身处地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在两个月内完成60户拆迁户的签约工作,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宅基地、水系修复、搬迁等实际问题,及时回应,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提供解决方案,争取村民利益不受损,为全面施工创造良好环境。”
除了拓宽空间不足,江汉平原湖区水网密布,路基大多处于淤泥地段,建设路基的砂石大多需要从外地运来,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对此,中交一公局G351监利市红城至姚集改扩建工程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清淤深度不小于3米,对基层差的采取3米到6米的粉喷桩进行软基处理。
“我们将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提升351国道的通行能力和沿线乡镇的路域环境,带动江汉大米、龙虾等产业发展。”胡超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