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话: 027—88657501(工作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村镇 > 荆门
农村网客户端
分享至
荆门:高油酸油菜产业的远望
  • 编辑:雷楠
  • 2025-07-02

0afff571-eb91-4e4e-a36e-333e00b04221

57935c3b-cb7a-4980-83fd-adfccdba8481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可叙 通讯员 程泰 杨兴柏

7月的沙洋县,金色油菜花海已化作现代化车间的油香。

流水线上,物理压榨的高油酸菜籽油泛着琥珀光泽,注入印有“荆品名门”的瓶罐,即将从江汉平原奔赴全国餐桌。它们承载着湖北由“油菜大省”向“产业强省”迈进的使命。

荆门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刘菊弯腰抓起一把菜籽介绍,华油系列高油酸油菜品种已在全市广泛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其中沙洋23万亩,居全国县市第一。

订单田里稳稳的幸福

沙洋县五里铺镇赵集村,村民李成明卖完今年的收成,看着手机银行到账提示,咧嘴笑了:“今年种了高油酸油菜,签了订单生产,种植有专家指导,卖菜籽也省心,每公斤比普通油菜籽多卖六毛六,15亩卖了一万五。”

这份“稳稳的幸福”,源于荆门市创新构建的“双订单”模式——专业合作社与种植户签订种植订单,锁定收益预期;油脂加工企业再与合作社签订收购订单,确保销路无忧。

荆门高油酸产业的崛起,得益于一套政策、科技、市场协同发力的“组合拳”。

2018年,荆门市抢抓机遇,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与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团队紧密合作打通品种技术关口,将高油酸油菜纳入政策性油菜保险,保障农民种植收益;培育荆品油脂、民峰油脂等骨干加工企业,打造“荆品名门”区域公用品牌,为产品增值赋能;通过国家级展会、油菜花旅游季、电商直播拓宽销售渠道,产前、产中、产后多点发力,延长高油酸油菜产业链、完善价值链条,高油酸油菜产业已成为强农惠农富农的“主引擎”。

产业路上的荆棘与亮光

“高油酸菜籽油?没怎么听过,和普通菜籽油有啥不一样?”在武汉市一大型超市,面对记者探询,不少消费者仍略显迷茫。随机调查显示,仅约三成消费者能说出其核心健康益处。

“消费习惯是最大关卡,要让消费者了解到为什么高油酸菜籽油好。”省油菜办负责人介绍。他手机里存着刚剪辑好的科普视频,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出镜推介湖北高油酸菜籽油:“我们培育的高油酸品种,油酸含量提高到72%以上,比肩顶级橄榄油。”阳光掠过他手中的玻璃瓶,油液折射出光晕,“更耐高温爆炒,油烟减少40%,还能降低胆固醇——这是中国人厨房里需要的健康油。”

更深层的挑战仍在效益。“双订单”模式成效显著,但仍有覆盖盲区,部分零散种植户因规模小、信息不畅,难以获得稳定订单保障收益。刘菊介绍,农民要得收益、消费者要得实惠,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增效,依托国家级科研力量选育推广“华油杂”系列等高产、抗逆性强的高油酸良种,传递健康价值,平衡“优质”与“优价”,是产业规模扩张破局的关键命题。

共铸“荆门高油酸菜籽油”金招牌

机遇在省级战略中显现。6月初,省委常委会审议湖北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规划(2025-2035年)及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时指出,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高度自觉,把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品牌梯度培育、加强品牌整合,强化宣传推介。

荆门高油酸油菜产业虽已迈出坚实的步伐,但仍处于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的关键转型期。指导意见让刘菊备受鼓舞,希望继续加强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推广等多种形式,加大“高油酸”健康价值的科普力度,普及科学用油知识,培育和引导广大消费者用油习惯;加大专项补贴政策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健康油品消费推广活动,推动高油酸菜籽油走进千家万户,迈向全国市场,助力荆门高油酸菜籽油全产业链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湖北农村网 nc.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