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话: 027—88657501(工作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约文章
农村网客户端
分享至
我给留守儿童当“伯伯”
  • 编辑:郭崇乐
  • 2025-06-03


曾庆喜

在通山县通羊镇泉港村驻村帮扶工作中,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牵挂。

泉港村有31名困境、流动及留守儿童。长期的亲情缺位,使得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内心自卑甚至叛逆等问题屡见不鲜。

大家决定,驻村工作队队员以“伯伯”的身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许琼萱是最让我揪心的孩子。发现这个因病辍学在家的小姑娘时,她正用糖纸折星星。我蹲下身陪她玩耍,听到她断断续续地说:“伯伯,医院打针好疼。”联系县医院开通绿色通道那天,她突然拉住我衣角:“等病好了,能送我回教室吗?”现在每次路过村小,都能看见她在窗边对我比心。

我和队友们组建了“周末课堂”。在一次跳绳比赛中,我遇到了性格内向的许一诺,她总是躲在同伴身后。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我们间的“桥梁”搭建起来。渐渐地,她变得开朗,在乒乓球桌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共同努力的最好见证。

最欣慰的是许青松的转变。去年冬天,他因情绪波动损坏公物后,我和政协委员阮班新每周陪伴他做功课。有一天,他问我:“伯伯,我能像你们一样帮助别人吗?”现在,他带着“环保小队”捡垃圾,书包里总备着创可贴,说“妹妹们跳皮筋容易摔”。

如今,黄昏时分的泉港村文化广场上,常常能听到孩子们的爽朗笑声,看见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欢快的弧线。我知道:爱能打开孩子们的心门。(作者系咸宁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驻泉港村工作队队员)


湖北农村网 nc.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