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姚华力 姜芮
随着迎峰度夏高温天气来临,连日来,国网武汉市江夏区供电公司34名党员干部围绕作风转变,深入辖区输配电线路包保现场,与设备主人联合开展线路隐患巡视,以 "靶向监督" 精准排查安全隐患,为电网安全运行筑牢纪律防线。
每逢迎峰度夏,高温雷暴天气叠加使用电负荷激增,电网运行压力陡增。江夏区供电公司纪委发挥监督职能,组织党员干部包保重点线路,督促加强巡视排查,要求发现问题即时处缺,确保隐患"发现一处、消除一处",全力提升客户用电体验、降低故障时户数。
此次包保的34 条线路为年限较长、运行环境不佳、设备老化严重的高故障线路,均为供电可靠性较低的 "硬骨头"。供电区域覆盖江夏全域,不仅包含南部舒安、湖泗等地,还包括北部老旧居民区和工业园区。34 名党员干部一对一 "认亲结对",建立含历史故障记录、故障时户数目标分解、整改责任清单等 6 项明细的 "一线路一档案",由公司纪委加强督导。
为确保包保线路取得实效,公司将其明确为党员干部履责的"示范岗、责任区",由纪委全程监督并推动隐患排查工作。具体要求包保党员干部对照同源系统单线图,完善标注清晰的线路开关拓扑图,详细标识线路开关位置(杆号、坐标)、开关名称、类型、运行状态(含控制箱运行情况)及故障指示仪位置(杆号、坐标)。同时,重点排查线路通道内树障、鸟障、“三跨”情况,以及线路接点、跳线线径、刀闸与开关连接状况。收集运维难题建立需求台账,公司纪委将不定期抽查线路巡视和隐患整改成效,对责任落实不力的党员干部严肃问责。
10 千伏新窑线曾是故障频发线路,承担 4300 户供电任务,穿越丘陵、湖泊及乡村公路,服务养殖、灌溉及乡村旅游等多元用电项目,环境与群体复杂。巡视中,纪检监督人员与设备主人配合,对 2 处线路关键部位开关装置位置提出改进建议,并督促运维人员联合专业部门探索 10 千伏线路 "无感转电" 并网技术,破解 "无缝切换" 难题,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实现抢保修及民生用电 "零感知"" 零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