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话: 027—88657501(工作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头条 > 强县工程
农村网客户端
分享至
引入大健康产业 杨集村民吃上旅游饭
  • 编辑:郭崇乐
  • 2025-05-14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郭崇乐 通讯员 唐翔 肖朕天

夏日的京山农场绿意葱茏,游客策马掠过青草地,孩童踮脚给奶牛挤奶,森林树屋的露台上飘来阵阵茶香。

“‘五一’期间,农场接待游客1.4万人次,农产品销售额破百万元。”杨集镇党委书记刘正柱难掩欣喜,“京山农场2022年落地杨集,对整个镇的发展意义非凡。”

杨集镇地处丘陵腹地,山林面积45万亩,耕地面积仅3万亩。长期以来,这里以传统农业为主导,农户分散经营,农产品种养殖规模小、附加值低,单一的产业结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转型发展面临重重挑战。

2016年,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带队考察,次年敲定建设方案,先后投资5亿元,历经5年建成京山农场。

“农场占地2600亩,每一株花草、每一处景色都见证着这里从无到有的蜕变。”王国福在杨集镇双墩村当了20余年村支书,对京山农场的感激溢于言表。“农场建成后,村里100多户村民,每年增收2万余元,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

京山农场构建起的“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为游客打造出层次丰富的立体游玩体系。纵马驰骋、越野探险,体验采摘乐趣、观看萌宠表演;火锅烧烤品茶饮酒一应俱全;森林树屋、谷庄酒店、百年老屋三种主题住宿,让游客推窗见景、枕星而眠。

平常时节,日均有500至800人来农场游玩,旺季高达2000至3000人次。目前已累计吸引游客35万余人次,推动周边文旅收入近6000万元。

良好的效益催生出大量就业岗位。农场负责人赵欣介绍,目前有180余名长期职工、每月约200名短期务工人员,基本实现本地就业。长期职工月均收入6800元,短期务工人员收入3800元。

“以前在城里端盘子,现在守着家门当‘风景服务员’,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人,我很满足。”在农场担任行李员的唐梦乔,短短3个月就适应了新岗位,话语间满是幸福。

忙完手头上花草绿化工作的村民汪正兰,步行回到不远处的自家别墅。在双墩村,像汪正兰这样因京山农场建设,得以搬迁住进140平方米别墅的村民,共有24户。

“以前住破旧砖房,没工作没收入。现在住别墅,在农场务工。”提起这几年的变化,汪正兰藏不住的笑意,“农场发展得好,女儿也回来工作,日子越过越滋润。”

今年4月,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首批100个优秀案例发布,湖北省仅3个项目入选,泰康·京山农场凭借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成功上榜。

“借助京山农场示范效应和旺盛人气,眼下我们正重点建设古八景旅游环线,串点成链激活全域旅游资源。”刘正柱介绍,过去游客多将农场作为一日游目的地,停留时间短、消费场景单一。如今通过整合周边景点,深度挖掘各村景观资源,构建“农场核心+环线辐射”的旅游格局,着力打造杨集和美乡村旅游线路,进一步释放“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潜力。

流量变千万产值 收益扎根乡土

火爆的旅游人气与成熟的运营模式,农场带来的“流量密码”催生出源源不断的农产品订单:李冲村米酒加工厂房内,京山农场采购员正在与李冲村会计杨志斌沟通下个月的订购计划。

“以前杨集的优质农产品‘藏在深山无人识’,随着京山农场的市场渠道接入,现在反而不够卖了。”刘正柱介绍,李冲村米酒于2023年规划,去年4月正式投产,凭借与农场的订单收购模式,每月稳定销售米酒1万至2万斤。

从技术支持到市场销售,农场全程包干。刚刚发展满一年的李冲村米酒厂,现已实现规模化生产。贴上泰康“泰记米酒”标签后,产品迅速打开全国市场。

围绕京山农场,杨集镇聚焦本土农产品,做优做强、提质增效。“泰康集团强大的市场渠道,让农场能够快速消化杨集镇及周边乡镇大量的农产品。”赵欣介绍,去年,仅农产品销售就有近3400万元产值。

依托泰康集团庞大的资源网络,京山农场构建起产销一体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泰康共有43个养老社区,社区规模床位9万多张,位居全球第三,目前服务客户1.5万余人,对绿色健康食材的需求量极大;同时,由泰康打造的“泰享购”线上购物平台,覆盖全国近4000万泰康保险客户,为农产品提供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在强劲市场支撑下,杨集镇与泰康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启动未来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刘正柱介绍,产业园一期项目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链示范基地,深入挖掘“一村一品”,提高农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力争在广阔市场中更好地站稳脚跟。

目前,李冲村米酒、五泉村肉牛养殖、三口堰村的香菇木耳等产业已步入正轨。其中,三口堰村年销售干菇5万吨,超过三分之一供应京山农场。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京山农场收益“既不上交也不带走”,全部留存本地再投资,持续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湖北农村网 nc.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