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话: 027—88657501(工作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农业 > 荆楚农事
农村网客户端
分享至
国家级专家为钟祥小麦赤霉病防控开“处方”
  • 编辑:郭崇乐
  • 2025-05-13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通讯员张项青、赵超)5月11日,“小麦赤霉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项目里程碑考核会议在钟祥市召开现场会,参会教授、专家分别到石牌镇邹巷村和沙洋马良小麦赤霉病防控示范点,查看小麦长势和防控效果,现场为赤霉病开出有效“处方”。

邹巷村是钟祥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也是赤霉病、条锈病、粘虫病等农作物病虫系统监测区。赤霉病是本区域小麦生产上的头等病害,十年有七八年偏重发生。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围绕赤霉病的预测预报、抗病基因的挖掘、病害的生物防治、病害的化学防治以及综合防控技术开展研究。”浙江大学教授马忠华介绍,经过两年多的研发,设计出了智能化的病害预测预报系统,筛选了9个抗性比较好的品种。研制了高效生防菌剂和化学药剂,集成了两控两保全生育期赤霉病防控技术方案,效果良好。

沙洋马良小麦赤霉病防控示范点,展示着湖北省农科院选育的刚刚国审的抗赤霉病高产品种“垦麦58”,在化学药剂协同控赤霉病降毒技术加持下,长势良好。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所长、农业农村部华中区域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杨立军介绍,“小麦赤霉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项目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由浙江大学牵头,中国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等单位各展所长,在江汉平原开展联合攻关。该项目通过首创“产前选种+产中干预+产后减损”全周期方案,建成全国首个省级赤霉病智能监测网,使赤霉病粒率稳定在2%以下,为小麦赤霉病防治持续做出贡献。

湖北农村网 nc.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