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话: 027—88657501(工作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农业 > 荆楚农事
农村网客户端
分享至
数智引领菌菇长
郧西食用菌综合产值剑指37亿元
  • 编辑:郭崇乐
  • 2025-03-31


定量上料、定量补水、定时搅拌、均匀分料……郧西县河夹镇智慧绿谷生产车间内,5条全自动制棒生产线正高速运转。

“过去70人年产仅300万棒,如今6人操控5条全自动生产线,日均产6万棒。”生产负责人吴顺国称,今年已产400万棒,成活率超 98%。二期设备启用后日产量将增至9.6万棒,全年预计突破3000万棒。

在百米外的智能化种植基地,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于棚顶显示屏实时更新,通过智能控制柜传输至中控平台,实现远程监控、自动喷淋、智能预警。

“过去种菇看天吃饭,现在靠数据当家。”技术员通过手机APP即可管理50万棒香菇。棚顶“三网两膜”的智能结构,可使棚内冬季温度比室外高10℃—15℃,夏季又能降温10℃。

通过自动化制棒、数智化生产、科技化种植,郧西食用菌采摘期也从每年种一季、采3茬增至种两季、采10茬,优级菇占比从70%提升至90%,每斤售价较市场溢价1—2元仍供不应求。

“目前,全县已完成菌棒生产4500万棒,鲜菇产量3万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晗介绍,郧西县已在18个乡镇建成超1.4万个种植大棚和10个制棒基地,形成多村连片的产业集群。2025年,全县预计发展食用菌6500万袋,鲜菇产量8万吨,综合产值突破37亿元。 (记者 雷楠 通讯员 邹景根 甘晓燕 孟莹)


湖北农村网 nc.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