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董园园、通讯员谭元贵)近日,巴东县人民法院《黄某与马某身体权纠纷调解案——“庭所联动机制”化解邻里纠纷》案例,成功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这也是巴东法院首个获此荣誉的案例。
最高法牵头建设的多元解纷案例库,联合16家“总对总”多元解纷机制共建单位及其他中央有关单位,专门收录各单位通过调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化解纠纷的典型案例。巴东法院此次入选,彰显其在基层司法实践中的创新成果。
这起案例由巴东法院金果坪人民法庭负责处理。案件源于邻里间的一次争吵与肢体冲突,黄某受伤。经派出所前期调解,马某支付部分医疗费用。但黄某再次住院花费2000元,要求马某继续支付时,马某拒绝,认为黄某故意扩大损失。
巴东法院受理此案后,鉴于案件标的额不大,征得双方同意,委派人民调解员调解,发挥“庭所联动机制”优势,联合派出所民警共同调解。调解中,民警与调解员依据法律规定,耐心为双方释法明理、疏导情绪。经过数小时努力,双方认识到自身问题,最终达成和解协议,马某当场支付4000元赔偿款,纠纷圆满化解。
“庭所联动”机制一直是巴东法院化解多元纠纷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巴东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处理这些“小案件”,巴东法院书写着基层司法为民的“大文章”,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展现新活力。
巴东法院院长刘青松表示,从矛盾冲突到握手言和,巴东法院创新实践让公平正义以更贴近百姓的方式融入生活。此次案例入选,也是对巴东法院基层司法创新举措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