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手精准操控,仅用几分钟,农用地膜被准确投放至宜城市流水镇罗汉村西瓜种植基地。
“10名工人一天只能铺设20亩农膜,如今借助无人机,一天即可完成全部作业,效率提升了近20倍。”站在一旁指导的宜城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钟志平感叹。
流水镇地处大洪山余脉,丘陵黄土地居多,西瓜种植历史悠久。然而,复杂的地形和繁重的人力劳动,长期制约着当地西瓜产业的发展。
如今,人工搬运、施肥等作业方式逐渐被无人机吊运、飞防等智能化手段取代。
“无人机不仅能吊运农膜,还适用于打农药、播种、施肥等多种作业,载重量达100公斤,省时、省工、省力。”宜城市农达农资农用无人机销售部经理帅安东介绍,目前无人机飞防已被广泛运用,越来越多农户开始尝试无人机吊运。
罗汉村副主任李龙山算了一笔账:2025年,全村西瓜种植面积预计达1000亩,通过无人机吊运农资和机械作业,每亩能节省种植成本约250元。
宜城市农业农村局农用机械管理股副股长贾立成介绍,全市现有农用无人机309台,已在多个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随着低空经济发展,预计宜城市的农业无人机产业将释放百亿元市场潜力。(记者 肖欣 通讯员 李锋 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