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话: 027—88657501(工作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田园文学 > 散文
农村网客户端
分享至
春暖清明天
  • 编辑:黄艳平
  • 2025-03-24

赖兴悦

农谚说,清明一到,农夫起跳。清新、明媚、和暖的气候,使得清明前后成为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田野里回荡着诗意与忙碌的交响,大人们根据气候特点和谚语指导,因时制宜安排农事,期盼一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谷粮满仓。当家人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于是,女人扛出谷种浸泡催芽,看到谷端长出嫩嫩的芽眼,她们心里乐开了花;男人驾着农机,“突突”犁出一块泛着镜光的水田,绘出一幅生动的田园春耕图。老人们念叨,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他们半天便点下了一窝窝的黄瓜、丝瓜、豇豆,移栽了一畦畦的韭菜、香葱、黄花菜。虽然有些劳累,却对一年的生活与收成有了底数。

清明前后,雨水如油。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伴着轻微的北风,吹面不寒。池塘的水位渐涨,春水被柳条染绿,这正是投放鱼苗的好日子。鱼苗被一桶桶地倒进塘里,它们只在水面打了几个转,一摆尾就潜得无影无踪。小麦正在孕穗,这场甘霖恰逢其时。大人们用锹开沟挖渠,雨水汩汩地流入麦田。雨季也是茶叶生长的旺期,姑娘们趁着雨停的间隙去采茶,她们穿梭在茶树间,纤细的手指在嫩绿间跳动,用灵动赋予茶的灵魂。

清明兼具人文与自然的双重内涵,不仅标志着时序的转换,更承载着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与敬仰。后人们以鲜花遥寄思情,在慎终追远中,既传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与家风,也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主题。扫墓祭祖后,一家人正好踏青游玩,去探索一番美妙的大自然,来一场睹物思时、勃发生机的养心之旅。沉寂的田野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小孩子们拉着风筝在田野纵情奔跑,象征着把不好的事情放飞。大人们抓住清明尝“春”味的最佳时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挖野韭、掰椿芽、捋槐花,忙得不亦乐乎。

清明浪漫,花占一半。“四月花旦”接过“飞花令”,迎着明媚的阳光尽情绽放,把山川河流打扮得分外妖娆。人们沐浴着醉人的春风,徜徉在醉美的花海,走进春的梦幻世界。

湖北农村网 nc.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