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雷楠 通讯员 付延峰 李莉莉
“垃圾分类莫乱倒,房前屋后勤打扫,青山绿水人人爱,留得绿荫鸟筑巢……”伴着民歌非遗传承人王学龙的朗朗歌声,竹溪县向坝乡花柳凸村村民纷纷拿起劳动工具。孩子们自觉拾起门口的垃圾,老人们将废纸箱叠放整齐,志愿者们则在河道打捞漂浮物。
春雨绵绵,花柳凸村如一幅生态宜居的田园画卷。整齐的院落依山而建,蜿蜒的溪流穿村而过,干净的步道旁繁花盛放,垃圾分类亭点缀其间,炊烟袅袅中尽显山乡韵味。
“一唱青山披云霞,二唱清溪映桃花,三唱石径绕篱笆,四唱户户美如画……”向坝民歌非遗传承人杨福凤、邵济生夫妇将近年来全乡环境改善情况编成民歌《十唱花柳凸》,歌声伴着春风回荡在峡谷间。
向坝民歌历史悠久,每逢村里张罗红白喜事,歌手们都主动汇集一堂、自成擂台。2009年,向坝民歌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前已有省、市、县三级民歌传承代表14人,乡级骨干民歌传承人200余人。
“既然村民们都热爱唱民歌,我们就用民歌传唱的方式引导大家养成好的卫生习惯。”花柳凸村党支部书记黄自平表示,该村已建立“民歌+生态”双向赋能机制,歌手们将垃圾分类、守水护水等内容融入民歌传唱中。自该机制施行以来,花柳凸村组建了30余人的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发动全村家家户户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现在娃子们都会哼唱‘塑料瓶子换糖吃,废纸攒着买本子’的环保新民歌啦!”正在河边清理垃圾的志愿者周晓琳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