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养殖尾水直排导致病害频发,现在我们要建‘会呼吸的鱼塘’。”近日,新洲区双柳街农业农村办负责人郭志宏介绍,2024年,该街道在滨湖村宏新渔业开展集中连片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预计2026年建成超万亩鱼塘,通过生态沟渠、片区尾水处理监测等系统,让养殖用水循环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优质水产品有效供给。此举可实现直接经济效益3000万元以上,带动360多户农户增产增收。
“等尾水处理系统建好,我准备再承包100亩鱼塘!”53岁的滨湖村养殖户刘雪纯眼中充满期待。宏新渔业鳜鱼孵化厂房施工现场,孵化车间初具雏形,工人们有序开展收尾工程建设。“项目预计在4月底建成,5月初投产。”武汉市宏新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汪清介绍,封闭式循环水系统、智能化水质检测装置、三级水质净化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即将入驻,让鳜鱼繁育不再“看天吃饭”。去年鳜鱼苗产量1000万尾,今年他预计达2000万尾。
宏新渔业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水产苗种繁育和成鱼养殖于一体的中型渔业企业。主要养殖鳜鱼和四大家鱼,现拥有水产基地500余亩,储备量20万公斤以上,是武汉冬储春供的水产品供应点之一,水产品年生产总值2000多万元。(记者 宋柏 通讯员 邰生鹏 柯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