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钟祥市洋梓镇胡畈村常含芳家庭农场的蔬菜大棚里,一串串小番茄挂满枝头。
从最初的4亩低产田到如今200亩现代化大棚,从零售到广销全国市场,农场负责人吕兵打造的这片番茄园年产值约150万元。
2013年,吕兵带着在日本务工3年的40万元劳务费,回到胡畈村。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承包了4亩位于山岗上的低产田,搭起6个塑料大棚,采用温室种植、滴灌技术、有机肥料等,尝试种植蔬菜。刚开始,对市场不太了解,吕兵摸索着种过黄瓜、花菜、西兰花等,反响平平。
走访全国市场调研,吕兵下定决心种植口感西红柿及黄色、粉红色、绿色圣女果等4个番茄品种——
使用生物有机肥、芝麻饼和菜籽饼等让番茄增强口感、采用轮作方式提高产量、改善大棚周边环境减少植株病虫害、使用熊蜂给番茄授粉完善果型。对生产种植的严苛要求让他种出了市场反响热烈的品质番茄,逐渐打响了名气。
他们先到蔬菜批发市场售卖,再到路边叫卖,赢得很多回头客。闲暇时,吕兵静下心来思考,6个大棚,几万斤蔬菜,一斤一斤地卖肯定不行。他开始探索蔬菜批发、销售。渐渐地,他的番茄从零售转为供应超市和农贸市场,销量越来越好,吕兵越干越来劲。
如今,吕兵建造了150个大棚。今年,他计划继续投产20亩田的大棚,逐步实现全程智能化管护。(记者 郭崇乐 通讯员 吴芬芬 李璐 蔡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