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时,赤壁市湖北楚农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分拣车间灯火通明。分拣完毕的本地南瓜、莲藕、上海青、鲜肉等,随着冷链物流箱在黎明前抵达全市校园食堂。
“每批菜都要过感官检验、理化检验、生物检验三关,所有样品留存48小时。”现场食安负责人介绍,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市场监管平台,不合格食材立即启动“熔断”机制。
凌晨5时,27台带GPS定位和温控仪的专业冷链运输车次第发车,行车轨迹全程可查。
“食材从数智生鲜前置仓到食堂不超过1小时,全市108所城乡学校师生,天天都能吃到新鲜菜。”湖北楚农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欧阳发介绍。
“我们像点外卖一样选食材。”
官塘驿镇随阳小学校长叶露展示手机上的采购系统,专业营养师设计的四季菜单、实时波动的市场价格、供应商资质证明一目了然,“通过‘家长监督’端口,热心家长对学校的一日三餐也了如指掌。”赤壁市教育局后勤办主任周平介绍,实施校园餐改革以来,通过规模化采购和减少中间环节,食材成本下降约20%。
2024年9月,赤壁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校园食堂食材集采集配改革。由市属国企赤壁市两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浙江明辉蔬果配送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专业供应链公司——湖北楚农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搭建起覆盖全市的“赤壁市阳光饮食服务平台”,聘请专业营养师,配备冷库、常温仓及冷链运输车,建起通过CNAS认证的检测实验室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具备从种植、检测、分拣到配送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截至目前,“赤壁市阳光饮食服务平台”已配送1736吨校园餐食材,全市教育系统餐饮领域零投诉。(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但唐静 高璋琦 丁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