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话: 027—88657501(工作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农村 > 乡村影像
农村网客户端
分享至
石榴花开正芬芳 田野跃动新希望——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研学活动扫描
  • 编辑:郭崇乐
  • 2025-03-19


阡陌绘绿、花香拂远。春日的田野,无边光景处处新。

共植“同心树”、欢歌油菜花海、探秘农业科技宝库……3月16日,来自中南民族大学56个民族的师生代表走进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共同探索现代农业的魅力,播撒团结与希望的种子,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研学之旅。

本次研学活动以“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主题,由中南民族大学团委、创新创业学院及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石榴籽创梦空间)共同主办。

微风轻拂,带着泥土的清新气息。在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的一片开阔地带,中南民族大学的青年学子身着各色民族服饰,手持铁锹和水桶,扶正树苗、挥锹填土、提水浇灌。大家分工合作、默契配合,共同栽下象征民族团结的“同心树”。

“这是我第一次和来自各个民族的同学一起植树,感觉特别有意义。”土家族学生邓慧敏说,“我们种下的不仅是树,更是民族团结的种子。这棵树将见证我们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成长、共同繁荣。”

植树活动结束后,青年学子走进各展示区,佩戴AI智能耳机,聆听AI智能讲解、开展互动交流,沉浸式感受传统农耕文化,探秘AI+农业多模态模型、无土栽培技术、智能灌溉系统等农业科技“新奇特”“尖板眼”。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湖北省国家级重点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圃里,一座高5米的农作物种子“芯片塔”静静矗立。

“这座种子塔是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种业企业等精心培育的农作物品种搭建而成,共展示农作物品种744份,其中粮食作物种子374份。”讲解员王书玫介绍。

“今天亲眼看到这么多优质的农作物品种,才真正体会到农业科技的力量!”来自生物育种专业的满族学生巩雪彤说,相比理论知识学习,实地研学让她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坚定了她投身农业的决心和信心。“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全国首创的省级综合性农业展示平台和公益性研学活动的重要基地,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常年展示新品种1000多个、新技术新模式50多项、新设施设备200多台套、农业品牌200多个,形成试验数据40多万个,逐渐形成了以农技展示为核心、科普研学为特色、党建工作为品牌的融合展示体系,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科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果展示的主阵地。

“这次活动是中南民族大学与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深入推进‘四链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中南民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潘泽江表示,中南民族大学将与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做实研学文章,共同打造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科研示范、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主任吴胜兵表示,将进一步丰富公益性研学活动、拓展农业研学职能,为大中小学生搭建劳动教育、研学实践的平台,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湖北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农展”之力。 (记者 周莹 江车 通讯员 彭睿)

湖北农村网 nc.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