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仁和村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株株形如蜂巢的“菌中黄金”破土而出。工人们穿梭在菌垄间,忙着采摘、分装。
“30亩羊肚菌试种成功,迎来了丰收。”基地负责人田海林介绍,这片羊肚菌历时4个月的培育,于今年3月初陆续成熟上市,成熟期将持续至4月中旬,预计亩产可达1000斤。
田海林今年49岁,老家十堰房县,种植羊肚菌已有近十年经验,2024年,他来到仁和村,流转30亩土地,开始在新环境试种羊肚菌。
“羊肚菌生长环境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很娇贵,适合贫瘠土地种植,反而不适合肥沃土地,因为肥沃土地杂质较多。”田海林介绍,通过改良土壤、搭建遮阳棚和精准灌溉系统,克服了异地环境差异,实现菌菇品质与产量稳定提升。
目前,基地已进入稳定发展期,采取了“烘干加工+休闲采摘”双渠道销售模式:烘干羊肚菌便于储存和远销,单价可达鲜菇的10倍;开放采摘,吸引周边游客参与体验。
“去冬今春,基地高峰期聘用30余名村民参与播种、采收等工作,务工费用支出近20万元。”仁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刚表示,羊肚菌种植是村集体引进特色农业的关键一步,未来将联合田海林扩大规模,打造成村里的支柱产业。(记者 宋柏 通讯员 谢聪 刘瑞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