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苏韵喆 通讯员 施慧敏 欧阳钰海
春耕时节,江陵县粮缘万顷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育秧基地内,工作人员正整修苗床。今年,合作社流转1200亩土地种植优质稻,服务面积预计突破1万亩。
近年来,江陵县在种源端、种植端、收购端、存储端、加工端、营销端、消费端“七端发力”,从2022年3个品种共20.8万亩,发展到2024年6个品种超50万亩规模化种植。如今,已成功跻身全省“江汉大米”整县推进核心产区。
“过去,全县有150多个水稻品种,农户各自为战,根本无法创建品牌。”粮缘万顷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刚感慨,改变始于2022年,“优质粮食工程”将品种精简至10个以内。
好粮要想畅销,叫响品牌至关重要。江陵依托“千里江陵”文化优势、“长江水养”种植优势、“颗颗可溯源”保障优势,于2023年底全面融入“江汉大米”品牌和种植矩阵,积极构建“江汉大米+千里江陵”品牌协同发展模式。
江陵县“江汉大米”订单实施企业荆州天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芝宏介绍,今年公司有6个品种,其中江汉大米的品种就有4个,分别为青香优261、华香优228、荆楚优89、华夏香丝。天时农业牵头专收优储28万亩订单优质稻,4个主推品种面积达13万亩,播种育苗、水肥管理、病虫防控、技术指导、机械作业五个环节,全部实行标准化管理。
为解决粮农粮企参与积极性低的问题,江陵组织24家粮企抱团收购,实施政策奖补激励,实现金融保险兜底。2024年,江陵县优质稻收购价最高上浮10%,带动农民亩均增收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