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话: 027—88657501(工作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推荐
农村网客户端
分享至
田头逐高产 不负好农时——湖北油菜春季田管见闻
  • 编辑:郭崇乐
  • 2025-03-17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肖欣 通讯员 程泰

大地回春,千里田畴,油菜花香。

从鄂北岗地到江汉平原,无人机群在田野上空织就天网,智能传感器在泥土深处传输数据,各项科技配方瞄准单产提升,为油菜的丰产丰收蓄力。

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为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组成9个工作组,赴各地开展春季田管督导调研,引导各地积极开展油菜管护工作。

专家献智指导 科技服务提质

华中农业大学油菜试验田中,“515”湖北省院士专家服务农业产业链行动油菜团队首席专家周广生教授的直播课《油菜春季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吸引23万人次在线围观。

在应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市农田的土壤墒情监测曲线、病虫害预警模型等数据不断更新。农技人员根据智能监测系统生成的“体检报告”,为每个地块定制田间管理方案。

应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张正洪凝视实时跳动的数据屏幕,缓缓开口,语气中透着喜悦和自豪:“目前示范区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准确率可达90%以上。”

目前,应城市建成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1.5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区域20万亩以上,实现专业化防治、墒情监测、精准施肥等农业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3月11日,建始县官店镇农技中心工作人员积极为摩峰村、车营村、红沙溪村等5个村油菜示范基地发放油菜病虫综合防治药剂12000余瓶,价值近10万元。

为保障粮油作物安全丰收,2025年,官店镇在全镇范围内精心选取2000亩土地作为油菜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油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促进油菜产业提质增效。

研优种推优技 挖潜力促增产

当科技赋能遇上种子革命,星星之火也能燎原。

前不久,傅廷栋团队历时10余年研发的功能性油菜新品种“菘油1号”(商品名“板蓝根油菜”)成功上市,成为全国首个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的油菜品种。

这种“一菜两用”的智慧结晶,春季奉献鲜嫩菜薹,成熟时捧出亩均产800公斤—1000公斤、42%出油率的金黄籽粒,在长江流域的冬闲田中,书写“粮药兼收”的生态寓言。

大冶市陈贵镇春建家庭农场千亩油菜示范基地内,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得正艳。基地负责人程正春去年着力引进油菜新品种,同时推广油菜高效种植。

“今年每亩预计可产油菜籽380斤,基地产值能够达到40余万元,同比预计可增收15万元。”程正春充满希望。

春光里,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4000亩油菜种植基地,农技人员为正值蕾薹期的油菜献上科学定制的“营养餐”。

咸安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共统筹全区13家农机合作社、调配50余台无人机投入春管,预计一周内完成全区31.85万亩油菜的“一促四防”任务。

融合力谋新路 延花链富万家

上个冬天种下的油菜种子,在春天泛起涟漪。

荆门230万亩油菜花次第绽放,其中高油酸油菜以50万亩的种植规模领跑全国。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湖北省油菜花节上,我们能看到傅廷栋院士将与楚菜掌门人卢永良共话油菜产业的健康价值,载人飞艇和长城汽车坦克车队勾勒现代农业的浪漫图景。

郧西县关防乡的油菜田化身生态画廊,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拍照;石首天鹅湖畔的七彩油菜花海,将大地装点得如梦如幻。

在这些充满诗意的实践中,油菜是保障粮油安全的卫士,又是带动乡村旅游的使者,亦成为无数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站在春耕的台阶上回眸:从实验室的基因图谱到田垄间的智慧农机,从高油酸的产业升级到“板蓝根青菜”的跨界创新,湖北油菜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书写丰收的无限可能。

湖北农村网 nc.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