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话: 027—88657501(工作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直通
农村网客户端
分享至
千方百计推动 农业增效益 农村增活力 农民增收入——图解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三农”关键词
  • 编辑:郭崇乐
  • 2025-03-10


春回大地,草木萌发。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粮食安全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挖掘油料扩产潜力。推动棉糖胶等稳产提质。

◆扶持畜牧业、渔业稳定发展,支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和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

◆综合施策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启动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积极性。

耕地红线

◆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占补平衡管理。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现代化灌区建设,推进退化耕地治理。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提高监测帮扶效能,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扩大以工代赈规模。

◆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消费帮扶。

◆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

◆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评估,完善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

农村改革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

◆完善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

◆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深化集体林权、农垦、供销社、农业水价等改革。

农民增收

◆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

◆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用足用好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

◆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和稳定就业,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促进脱贫人口、农民工就业,强化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帮扶。

乡村建设

◆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

◆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

乡村治理

◆加强文明乡风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强化正向激励,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切实把面向基层的多头重复、指标细碎、方式繁琐的督查检查考核减下来。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强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畅通参加社会保险渠道。

民生福祉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

◆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

◆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湖北农村网 nc.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