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中药材种植基地,一派繁忙。
“今年,我们共发展中药材50亩,包括百部、白术、黄精、玄参4个品种。”基地负责人彭成兵介绍,每种药材生产周期不一样,种植和管理方法也不同。
舍米湖村地处较高的山坡地带,昼夜温差大,环境温度适宜,有利于种植百部等各类中药材,全村现发展中药材130亩。通过土地流转、劳动务工等,当地村民也实现了就业增收。“年纪大了不能出门,在基地务工,一年能赚1万多块钱。”谈起收入,今年79岁的村民张仕亮喜笑颜开。
近年来,舍米湖村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壮大中药材特色产业种植,形成了“种植药材有利润、群众务工有薪金、流转土地有租金”的共赢模式。(记者 万可庆 通讯员 邓红慧 饶文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