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吕博林、通讯员方杨、刘玲莉、汪冠)“扩大‘1+5’特色农业种植规模,力争种植面积130万亩以上。”红安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广提出,要念好新时代新农村的致富经,用好“新农具”、干好“新农活”、做好“新农人”,培育富民产业,实现产业富民。
全面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红安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整治未耕种耕地,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丰产。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新建改造3.5万亩。“1+5”特色农业包括红苕、花生、茶叶、油茶、蔬菜、中药材,其中红安苕30万亩以上。做强红安苕区域公共品牌,创建企业知名品牌、农产品“两品一标”等20个以上。
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红安县重点创建16个传统村落、4个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加快推进金沙湖环湖绿道欧元贷款项目、高桥河“中彩”项目,建设环金沙湖和高桥河2个和美乡村示范片。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110公里、村道安防工程65公里;新改建农村候车亭23个,完成“全域公交县”建设验收。深化“厕污垃”协同治理,力争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0%、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率达100%。
全面实现农民富裕富足。扩大农村资源要素融资,全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实现产权公平公正公开交易,大力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力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过10万元的行政村占比达到100%,过20万元的行政村占比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