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话: 027—88657501(工作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推荐阅读
农村网客户端
分享至
洞塘大堰67载 大河新韵干中来
  • 编辑:郭崇乐
  • 2024-12-09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万可庆 通讯员 向相辉 向毅

1957年冬,来凤县大河区(现大河镇)利用洞塘天然大坝的落差,开山凿石,筑起10公里长的洞塘大堰,书写了愚公移山的传奇。

悠悠67载已逝,洞塘大堰一如当年,润泽沿线2万余乡亲。

弘扬愚公精神,新一代大河干群拧成一股绳,秀丽大河建设,蹄疾步稳。

昔日让磨坊 今朝腾老房

洞塘大坝是老峡河上的一座天然大坝,落差近3米。看好大坝资源,村民向秀武修建简易水渠,建起磨坊、油坊,利用大坝水能加工大米和植物油。

1957年冬,洞塘大堰正式动工,向秀武的加工坊需要拆除。

“区里用一台柴油机换你的磨坊、油坊,怎么样?”时任副区长的崔振找到向秀武。“修洞塘大堰是全区的大事,莫说给台柴油机,就是不给柴油机也应支持。”向秀武主动拆除自己的磨坊和油坊。

“过去千百年,洞塘大坝的水都白白流掉了。洞塘大堰修起后,这水总算利用起来了。”冬日,大河镇独石塘村3组,村民向昌龙拉网起鱼。

利用堰水灌溉、发电、酿酒、规模化养猪,沿线居民各自忙活,向昌龙也引来堰水建起3亩鱼塘,喂鱼养虾。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公社被国务院评为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啦。”洞塘大坝上游2公里处的张家院子,《洞塘大堰》情景剧正上演。

张家院子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院落共有14栋房子,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传统村落。

2020年9月,电视剧《功勋·默默无闻张富清》摄制组看中院子,决定用作拍摄基地。

“张富清老英雄淡泊名利、永葆本色,为了宣传张老英雄,我的房子你们免费用。”接到摄制组租房电话,远在北京的陈朝杰给出不一样的回信。

让张家院子活起来。2021年,大河镇争取230万元资金对院子进行修缮,建设来凤县家风家教基地和张富清初心教育基地。得知展厅没房子,在外院民张昌营将自家房屋无偿提供。

在村民的无偿支持下,张家院子附近建起鱼鳞坝、步游道,吸引众多山外人到院子接受“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教育。

黑家坝变米粮仓

12月1日,大河镇黑家坝村利吉坪,20多名工人忙着给江汉大道东段砌人行道。

“以前这里全部是坟包,后来变成了梯田,现在又成了集镇。”1组村民姚青轩回忆。

大河镇政府驻地黑家坝,由两条河汇聚冲积泥沙而成。虽然是一块大坝,但由于缺水灌溉,到1957年还只有一两百亩水田,吃饱饭是当时第一要务。

如何解决?1957年冬,大河区决定修建洞塘大堰,把10公里外的老峡河水引来。

国家没有投资、没有机械设备、没有专业施工人员、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大河镇25个村300多名村民自带粮食、自备施工工具,用时两年,开山辟石,仅用水泥150吨、黄色炸药6843斤、黑色炸药1220斤,在深山沟壑中建起大型木渡槽5座,在悬崖峭壁上凿出干渠10500米。

有了洞塘水,黑家坝村迁走坟茔,把利吉坪建成600余亩梯田,种上水稻,黑家坝变成了米粮仓。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越来越多的村民搬到了集镇。但大河集镇只有1街3巷,不足0.5平方公里,只能承载2000人生活。

让集镇更宜居。近年来,大河镇在官城村、黑家坝村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开发商看重大河镇政府黄金地段,大河镇主动让出。3年下来,建成集商贸、居住于一体的商贸圈。

集镇周边4个村发展有5000余亩绿茶,但茶叶加工一直跟不上。大河镇申请6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起标准化厂房;企业投资2000万元,建起全县最大的绿茶加工企业。

新建江汉大道、改造供水供电管网……如今,大河集镇已建成3街10巷,面积达5平方公里,集镇常住人口近2万人,有3家规上企业、13家商超,黑家坝成了新时代的“米粮仓”。

驻村工作队 接力传薪火

大河镇白水泉村5组小白岩潭是200米高的悬崖绝壁,洞塘大堰从半山腰而过。人在大堰行走,外临悬崖,100米距离,腿不免有些打颤。

“陆大刚是打通小白潭的功臣。”87岁村民曾宪彪感慨。陆大刚是原蒲西乡(原大河区1个小乡)团委书记,洞塘大堰小白岩潭段施工中,他多次雪天潜入深潭中打捞施工工具,悬崖排险,拼命救起不慎滑倒的民工。

“牢记为民服务宗旨,陆大刚舍生忘死修洞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恩施州高路办驻白水泉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胡昌建说。

白水泉村到大河集镇,距离仅1公里左右,但却是最难走的1公里:道路不足4米宽,两边是密集的民宅和深沟,有的地方还有急弯。路成了白水泉村发展的最大阻碍。

“老峡河环绕着村庄,如果能修一座桥,出村道路的瓶颈就能突破,村里的交通状况将大大改善。”2017年,时任恩施州高路办驻白水泉村尖刀班班长向登权,多次与州、县交通部门沟通协调,在2017年下半年争取到项目资金309万元,动工修建白水泉大桥。

白天在工地,晚上细化方案,数九寒天淋了雨也不顾,向登权病倒住院。滴水穿石,2018年,72米长、11米宽的白水泉大桥建成通车。

洞塘大堰全长10公里,在白水泉村就有3公里,承担着灌溉等重要作用。过去因为疏于管理,村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大堰成了“龙须沟”。

新一届驻村工作队筹集资金50万元,鼓励村民共同缔造。驻村工作队出水泥和砖块,村民用竹条和木桩围成篱笆,修菜园、建果园、种花园。村两委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号召各家各户将房前屋后扫干净、柴草杂物摆整齐,还在果园里修建观景步道。

如今,大堰两侧栽上了各类花卉、垂柳,花果飘香,“龙须沟”变成景观带。每天晚饭后,大河集镇居民到村里散步休闲的,络绎不绝,白水泉村已然成为大河集镇的后花园。

“继续发扬历届班子刻苦耐劳、勇于进取的好传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把大河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秀丽大河。”期许未来,大河镇党委书记田军信心满满。

湖北农村网 nc.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