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江车 肖欣 通讯员 张义 韩天绪
往昔岁月,青年返乡,传统种养为主业;
今朝时代,新人归田,悄然转型创业路。
在2024年创青春湖北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乡村振兴专项)决赛现场,20个项目同台竞技,
20名青年吐露心声——
在这里,有让咸丰食用菌长得更好的巡检机器人和3D可视化孪生车间;
在这里,诗仙李白的故里成了现代农文旅三产融合的世外桃源;
在这里,以销定产的数字供应链体系让团风鲜花绽放全国……
荆楚广袤,一批批农村青年创业者敢想敢闯,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
用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一展新时代青年的青春风采。
乡村里的新质生产力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五组由高校师生选送的项目,将最新潮的思想、最前沿的技术带到乡村,运用于实践。
湖北民族大学的刘星雨、卢李馨、贺子墨等人敏锐地发现了泥炭藓的市场空白。“市面上约82%的泥炭藓依赖野生采集,人工种植仅占18%,但国内需求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有了想法,立马行动。她们在拥有低温高湿环境的利川市,开展泥炭藓种植试验。选育种质35份,开展试验20多次,通过紫外诱变育种技术,成功繁育50亩优质泥炭藓种苗,亩产提高200余斤。
现在,已有130多名农户通过泥炭藓种植实现增收,人均年收入高达8.5万元。
不知有多少人遇到过鱼刺卡喉的烦恼?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带来的无肌间刺淡水鱼培育技术,成为一众吃鱼爱好者的福音。
副研究员聂春红和研发团队一道,针对淡水鱼的无刺化课题,接力跑完了漫漫十载研究路,成为该技术的全球首创,取得2023年度渔业优秀科技成果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等佳绩。
抢占千亿级水产源头市场后,团队将目光瞄向了湖北特产武昌鱼的无刺化新品系培育,实现年育苗千万量级。
敢于尝试、敢于突破,成为这群年轻人身上的统一名牌。
武汉科技大学将稻壳、稻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出纳米碳化硅,降低成本的同时,一举打破我国低端碳化硅产量不足、高端碳化硅被西方卡脖子的局面。
华中农业大学“高原之舟”项目团队,5年深入藏区60余次,研制出全国首款透皮驱虫涂擦剂,驱虫率达98%。
同样由华农学子带来的“‘猕’足珍贵”项目,通过对健康果预测技术、单元式气调帐、智能即食控熟设备等科技的熟练运用,有效解决了市场上猕猴桃“到手太硬、三天软、七天烂、半月扔一半”的问题。
荆楚美味新玩法
传统美食如何传承与创新?地方特产如何飘香更远?传统农业如何增产增收?
“新农人”们给出解答。
“我吃着大头菜长大,也见证了大头菜的兴衰。”退役后的常欣,回到家乡襄阳,立志要把从小吃到大的大头菜发扬光大。
很快,他发现,种植户为了提高产量盲目引种,小作坊逐利导致品质不断下降,腌制品含盐量高也让追求健康饮食的人群望而生畏。
于是,他成立湖北飨食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创新襄阳大头菜酱制工艺,统一种植标准,并在原有制作工艺基础上增加脱盐环节。
如今,多种口味的酱制大头菜年销售额达500余万元,其中海外市场销售80余万元,让传统美食也能酱香全球。
精心钻研美食的食达好,历经3次升级,从“前店后厨”作坊式生产摇身一变为集中式中央厨房。
网罗非遗传承人、金牌厨师、百强餐饮企业管理干部等优质团队,研发包含蒸、炸、煎、煮、卤、酱6大类340余款产品,为更多客户提供多样化、标准化的服务。当日达的配送效率,更是让“锅气”留存。
嫁到襄阳的彭姣,和辣椒较上了劲。从辣椒种植着手,着力攻克蔬菜工厂化育苗核心技术、分段式脱水加工工艺等,让蔬菜更耐储存、附加值更高。如今,她的辣椒园已发展到3万亩,带动创业368人,直接带动就业2564人。
青年接棒老味道,荆楚特产换新貌。在发展的路上,他们肩并着肩,再创佳话。
小屏幕链上大市场
新青年,有着十八般武艺。玩转直播间,引爆流量不在话下。
来自洪湖的赵聪(网名“赵美丽”)是当地最早触网的人之一,她将直播间搬到洪湖岸边的藕塘,下塘挖藕、直播带货。
从最开始的单打独斗,到现在拥有牛小如、夏妹、洪湖艳艳等20人的直播团队,他们用流量为优质农产品赋能。去年,赵美丽直播电商基地全平台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放弃高薪工作的聂星星,在家乡浠水种起了葛根。为提高葛根产品的附加值,她专门引进葛根粉生产线,搭建全流域葛根营销平台,涵盖全网电商平台,与十多位百万级粉丝直播达人深度合作,线上销售额达500余万元,让葛根走出了大别山。
海外留学归来的建始姑娘潘婷婷,通过直播短视频,带火恩施土特产。
她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直播助农”社会实践团体,在一个月里,开展直播30余场,带动50多种农产品热销。她的团队累计开展直播带货就业培训1200人次,为当地百姓创收1500余万元,带动销售额超3000万元。
湖北青年,志在乡村。他们用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生产组织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