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王英镇王文村高低错落的梯田中,种植户阚洪明熟练驾驶农机,灵活穿梭。“洪明和他的农机,真是帮了大忙。”村民王义对高效农机赞不绝口,“如果不是洪明来耕种,这些田地可能都会撂荒。”
王文村地处的东源片区,位于幕阜山深处,是全县最偏远的山区之一。集山区、库区和老区为一体,人均水田耕作面积不足0.3亩。
阚洪明原是三溪镇横山村人,打小跟着父亲务农。随着机械化耕种的兴起,他很快掌握了农机操作,购买设备开始机械耕种,成了远近闻名的机械种粮能手。
来到王文村后,他发现这里多为梯田,面积小、落差大,机械耕种不便,大部分田地无人问津。
舍不得土地荒掉,阚洪明成立了阳新县洪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王文村流转几百亩撂荒地,开始了“田地拾荒”路。
近十年来,阚洪明来往东源片区各村之间寻找巴掌田,流转后种植。目前,合作社已与东源片区8个村、53个组、883户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在外出创业的村民手中寻到5000余块、2000多亩的巴掌田。合作社有13名固定务工村民,跟着他驾驶农机东奔西走。靠着捡拾荒地种植,阚洪明去年纯收入超30万元。
巴掌田虽然流转成本低,但为了方便农机耕作,得重新整修机耕路。土地“捡”了一块又一块,机耕路修了一条又一条。如今再到东源片区,满山荒芜的景象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充满“粮”机的田和规划整齐的机耕路。(记者 庹文佳 通讯员 倪锦阳 倪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