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雷楠 通讯员 潘庆芳 胡颖
两车道沥青路四通八达,各具特色的景点串珠成线,旧房改造的民宿温馨别致。
这里是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80%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露营基地、网红打卡点、展览馆等新业态如春笋般兴起,大米、果冻橙、葡萄等各色“峒山”牌农产品行销全国。
10年前,峒山村主要种植小麦、棉花、芝麻等旱地作物,生活环境差、经济发展慢,七成青壮年外出谋生。
“重生”的故事,要从修路说起。
近年来,在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峒山村改扩建村路34公里,主干道是两车道沥青路,机耕路也铺上了水泥。
曾经“留不住人”的局面就此打破。
“路不好,进虾苗、卖虾子都怕把虾桶颠翻了。现在公路通到稻虾基地,开小车到基地很方便。”养殖户陈三民干劲满满。
返乡创业的90后小伙陈川投资300万元在水杉林里建起栖客露营基地,还有20余名村民在基地务工,生意火爆的他正盘算二期建设。
原在外地打工的郑琪、程江玲,成了村里老兵驿站、西岭别院民宿管家,既方便照顾老人小孩,每月还能稳定收入3500元。
紧邻峒山乡愁馆、田间博物馆的枕水听山文化驿站,摇身化为“峒山乡愁”创意打卡集章的网红打卡点,国庆期间最高日收入超千元。
路畅业兴,幸福满满。村路提档升级带动了生态农业、农旅观光等发展壮大,全村80%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峒山变美了,到村参观、调研、学习的群体络绎不绝。讲解员陈琳说,“去年峒山村就接待了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意大利等国游客。”
村里还注册了“峒山”特色品牌,峒山大米、峒山果冻橙、峒山葡萄等农产品借助花湖国际机场销往全国。村里22个产业基地和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年总产值1.6亿元。2023年,村集体收入460万元、人均收入3.6万元。
路、农、文旅融合,成为峒山全面发展的新引擎,吸引更多游客,让峒山更有名气、更有人气,让村民依靠努力腰包更鼓、腰杆更挺。
峒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占志启乐呵呵地道,“有好路就有产业,候车亭都成了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