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话: 027—88657501(工作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村镇 > 孝感
农村网客户端
分享至
大悟“一抹红”燎起旅游热
  • 编辑:郭崇乐
  • 2024-08-05

孝感农业农村“十大提升行动”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江车 周莹 通讯员 易荣波 李怡

大暑时节,河南安罗高速罗山至豫鄂省界段上车水马龙,炎炎烈日也抵挡不住游客们前往大悟县宣化店镇学习红色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的热情。

河南安罗高速罗山至豫鄂省界段6月底正式开通,安罗高速与武大高速湖北孝感大悟宣化店段实现无缝对接,游客可以从四面八方高速直达宣化店。

大悟,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在这里起飞,走出了37位开国将军,有111处革命遗址,宣化店更是全国解放战争打响地,红色资源丰富。

“宣化店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50亿元,建设5平方公里功能城镇,建设基础设施、文旅产业等65个特色小镇项目。”大悟县副县长、宣化店镇党委书记潘攀介绍,将加快宣化店红色文旅融合、产业融合,擦亮“鄂北红色旅游第一镇”名片,让老区人民日子更红火。

红色文化 染红乡村旅游

“作为一名党员和退伍军人,参观中原突围纪念馆对我来说有双重意义。”站在中原突围纪念馆门前,来自鄂州市华容区的谭贤弟回忆起部队时光,满脸自豪。

“中原突围,是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起点……”随着讲解员的介绍,谭贤弟一行40人已经从中原突围史陈列馆来到了中原军区旧址历史陈列展。

“中原军区旧址历史陈列展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依托中原军区旧址,在保护和利用的前提下,采用声光电技术和数字技术来展陈、还原历史情景。”中原突围纪念馆党支部书记王炳文介绍,近年来,宣化店镇以纪念馆为中心,整合红色资源,通过红色文化和新兴技术结合,吸引了70余万人次的红色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独有的红色文化不仅吸引了游客,也受到投资商的青睐。

“我父亲参加过解放战争,从小就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企业家郭宾是宜昌人,之前在全国各地做建筑工程业务。今年4月到宣化店镇后被其红色历史深深触动,便成立了湖北江河文旅有限公司,在宣化店镇严畈村建起了竹竿河沙滩游乐园,成了当地群众娱乐中心广场。

郭宾还投资了3200万元,与清华同方合作,建设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研学基地,包含中原突围沉浸式演出、水幕电影等项目。将于今年国庆假期正式营业。除此之外,竹竿河水上漂流、23栋吊脚楼式民宿等项目也已规划设计,准备开工。

“今年以来,宣化店镇接待游客93万余人,同比增长12%。全镇依托中原突围旧址景区,以旅兴镇,形成游、乐、吃、住一体化的‘红色旅游+’复合型旅游产品和产业格局,争取到2025年全镇游客达200万人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过5亿元。”宣化店镇党委副书记杜龙龙信心满满。

百万游客 捧红特色产业

走进湖北悟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灵芝养殖基地大棚,掀起塑料膜的一角,一株株灵芝长势喜人,孢子粉厚厚沉积,芝香四溢。

“宣化店红色旅游火起来后,对我们的销售起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去年来我们这里参观的游客有近2万人,总销售额1800多万元,旅销占1200多万元。”悟芝堂创始人李金桥激动地说,“当初的选择一点没错。”

李金桥是宣化店镇河西村人,之前一直在外从事酒店管理工作,2014年带着妻子回家探亲时,与几位灵芝种植户交流后,对这个产业产生浓厚兴趣。

到全国各大灵芝主产区考察后,对灵芝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也对家乡的红色旅游资源信心满满,决定留在家乡发展灵芝产业。

“2015年公司刚成立,只有20亩,产量不高,也不好销。”对比起创业之初,李金桥感慨万分,如今灵芝基地已达280亩,年产量30多吨。

悟芝堂正不断延伸灵芝产业链,对灵芝进行深加工,公司研发的灵芝孢子油、胶囊等产品跟着南来北往的游客走向全国。

板栗同样是宣化店的特色农产品,素有“中原板栗第一镇”之称。

剥壳、清洗、装袋、抽空……在宣化店镇湖北上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板栗加工车间内,一粒粒古铜色的板栗经过全自动化生产线,便变成一簇簇抱在一起的金黄色板栗。

“公司主要从事板栗和农副产品种植、收购、贮藏、生产加工、销售及物流等业务。投资5000万元建设板栗科创示范园,年产值可达4300万元,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上榜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张兵介绍,公司延伸产业链条,旗下“过风岭”品牌生产板栗罐头、板栗汁、板栗粉等11个深加工产品。

目前,宣化店已探索出农户结合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种植品种的“企业供餐,农户点餐”特色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建好板栗、黄花菜等16种农特产品示范基地;线上新建河西杨湾、严畈村、板栗科创园等3个电商直播点,开展电商直播活动120余场,累计带动农特产品销售870多万元。

老区村民 拥抱红火日子

日中为市,河西村中原军区大食堂忙得热火朝天,服务员余香将中原红烧肉、红军窝窝头等红军菜肴悉数端上游客的餐桌,游客们拿起手机,纷纷打卡。

“在中原军区大食堂当服务员,不用外出打工,每个月有3000元收入。”忙碌过后,村民余香和记者聊了起来,“步行到家只要10分钟,上班带娃两不误。”

中原军区大食堂所在的河西村杨湾,距离中原突围纪念馆仅800米,是全国200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示范村之一,是原中原军区政治处所在地,也是当年李先念司令员带领中原军区突围的出发地,独有的红色文化带来了“泼天富贵”。

中原军区大食堂去年5月开业,半年时间就接待游客9000多人,毛收入50余万元,现在平均每个月接待游客3000余人,月平均营业额达30万元。

“吃得好,也要住得好。由10栋32间村民房屋改造而成的鄂北风格民宿就在大食堂旁边两三百米,节假日基本满房。”民宿管家乐芳介绍,目前改造了村民房屋10栋,后续将新增50多间。

在严畈村竹艺坊,面对媒体镜头的竹篾匠翁端生,已经没有了去年的紧张,不慌不忙地将手中的一根根竹篾串起、敲牢。

他的传统手艺随着严畈村成为旅游景点被更多的人了解,手工竹篾编制作品也从直播间发往全国各地。

去年年初,宣化店投入了近百万元,在“卫星村”严畈村启动“一户一工坊”工程,截至目前,10余家共富工坊正在宣化店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民吃上旅游饭。”宣化店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赵杰介绍,红色旅游发力,宣化店镇特色产业总产值已超过2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200元。

湖北农村网 nc.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