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话: 027—88657501(工作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服务 > 水利水务
农村网客户端
分享至
郧山汉水逐绿兴
  • 编辑:郭崇乐
  • 2024-07-31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庹文佳 通讯员 李渊 李尚菲

客情芳草共漫漫,汉水郧山倚棹看。

10年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一库净水徐徐北送。

三千里汉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水源地,过境十堰216公里,郧阳区境内136公里;丹江口水库库面1050平方公里,郧阳占46%;库容300亿立方米,郧阳境内汇水量占70%。

10年来,十堰市郧阳区担起南水北调“大水井”的时代重担,把生态放在首要位置,厚植绿色发展底蕴,逐绿而行、向新发展。

“绿色是郧阳的底色,生态是郧阳的生命。我们将抢抓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坚持‘守好核心水源地、建设绿色低碳城’发展定位,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郧阳区委书记胡先平字字铿锵、满怀信心。

7月30日,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在十堰召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郧阳,生态之姿扑面而来,在绿水青山间澎湃发展动能。

一棵树的生长——

荒山添绿 生机绵延

一场夏雨过后,杨溪铺镇杨溪铺村大尖山的油橄榄越发青绿。

大尖山,原是出了名的石漠荒山。“搬泥搬土,石窝种苞谷。”一句顺口溜道尽曾经艰辛过往。村民要从汉江取淤泥,一担担挑上山,堆泥成地,才能勉强种一点庄稼。

每逢雨季,荒山泥沙俱下,水土流失严重。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郧阳坚持生态与经济并重、发展与保护并举,不断探索“荒山—青山—金山”的绿色发展路径。

在多方考察下,2015年,湖北鑫榄源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引进落地。

“油橄榄具有四季常青、侧根横向生长,保土、固水等特性,非常适合种植于石漠化的土地。”鑫榄源董事长朱瑾艳为探索哪种橄榄树适合种植,将30多个品种分布试种。

经过4年生长观察,其中5个品种成活率、挂果率、出油率较高。由此,油橄榄开始在大尖山进行规模化种植。

现下,1700多亩石漠化荒山变成“东方橄榄园”。油橄榄在荒坡沙坝上落地生根,有效缓解了土地石漠化、沙化问题,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绿色生态屏障。

郧阳区独特的资源优势,成就了无可复制的“东方地中海”和北纬32°世界橄榄油黄金产区。

在发挥生态作用的同时,油橄榄的经济效益也逐步显现。

通过土地流转、聘请村民务工,杨溪铺村有1400多农户种植油橄榄5万亩,催生230多个种植大户。

在油橄榄“开榨节”“年货节”等活动吸引下,年吸纳游客20万人次,带动杨溪铺镇30余家农家乐、民宿、采摘园等共同发展,实现200余户500余人就地就业,户均年增收5万余元。

目前,郧阳区共发展油橄榄6.2万亩,年产值约5亿元。

一块地的探索——

种养废污 吃干榨净

玉米还未成熟,在谭家湾镇黄畈村,湖北坤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倪明月已开始提前预订玉米秸秆。

“这些秸秆是为今秋种植香菇准备的。我们把农作物的秸秆、玉米芯等制作成菌包、菌种基料,用来种植菌菇。”倪明月介绍,公司每年可消化吸收当地农作物秸秆、玉米芯等50万斤,出菇后的废弃菌棒,还可制成有机肥就近还田利用。

早年,为提升农作物产量,村民习惯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酸性强,板结严重,污染水体。2017年,郧阳区将发展环水有机农业写进区一号文件: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质量,同时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保护汉江水质。

通过实施农村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全区推进农户自主建设三格式化粪池,促进以农户为基本单元的“猪—沼—菜”内部小循环。

“可别小看这个‘三格式’,经过3层净化后的水可以直接浇地,发酵产生的沼气也可以充分利用。”五道岭村心怡农场负责人毕金玉笑言:使用有机肥的蔬菜品质更好、卖得也好,农场年产值400余万元。

在心怡农场上游,位于圩坪寺村的十堰宏阳生态养殖公司,配套沼液处理设施。一座容积1800立方米的大型化粪池,经过5000米输送管线,将发酵后的沼液输送至农场田间贮液池。通过清水管道与灌溉水混合,由泵站送到田间和果园。

在谭家湾镇圩坪河沿线五道岭绿色种养循环示范片区,像心怡农场这样的涉农市场主体共有8个。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在示范区构建了“猪—沼—菜(果、茶)”绿色循环种养模式,打造了集生态养殖、设施蔬菜、清洁能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4000亩田园综合体。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开展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种养产业循环。今年,将对原有的两条有机肥生产线升级改造。

“通过有机肥改良土壤,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有机农业。”宏阳生态董事长洪洋林说,公司年减施化肥近30吨,将养殖粪污吃干榨净,实现种养循环,一亩地可消耗400公斤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30%。

一条河的治理——

水土共治 事半功倍

在谭家湾镇龙泉村龙泉大桥一侧的山体修复现场,一片裸露山体经生态修复已重现生机。

“一个多月前,我们将混合了草籽、土壤、化肥的混合料喷挂在山体裸露处,眼下草籽已经发芽。”郧阳区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黄宗然介绍,目前,郧阳区在龙泉小流域采取植物栽植、客土喷播等方式,已有16处山体重现绿色。

龙泉小流域是汉江一级支流,河道总长26.67公里,沿线涉及10个村庄。在龙泉小流域治理过程中,郧阳区坚持“山水林田草、气电房产人”综合治理理念,实施水土共治,统一改良、修复土壤。

“前些年,土地贫瘠、灌溉不便。”龙泉村党支部书记朱光发说,农田改造后,土壤问题得到解决,还实现了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村内已有近300户村民发展了绿色经济,户均增收万元以上。

黄畈村同样处于龙泉小流域内,3.5公里龙泉河穿村而过。

“我们采用灌区改造、土壤改良、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清洁化生产技术,实施山水林田河五项联治保护龙泉河水质。”黄畈村党支部书记陈忠霞介绍,在整治1200亩高标准农田时,还配建了坡顶的生态防护林、坡腰的生态农田、坡底的生态拦截沟和脱氮沟三道防治防线,构建起全方位立体防控体系。

村里9个集中居住片区,分别建起一套一体化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并配套建设尾水回灌农田系统。处理过的尾水,经人工小湿地净化,进入中水回用池沉淀后流入生态农田,经秧苗吸附后,流进用鹅卵石砌成的生态滤坝过滤曝气,然后进入种有菖蒲的生态沟渠,再经生态过滤带过滤后排入龙泉小流域。

整个流程顺其自然,浑然一体。

目前,郧阳区结合龙泉小流域特性开展水土联治,已提档升级高标准农田1200余亩。采取植绿补绿、种植菖蒲,建设生态滤坝、中水回用池、人工湿地等方式,实现了水体氮磷含量进一步降低。

从绿满到绿美,此刻的郧阳正辟出绿富之路,向绿而兴。

湖北农村网 nc.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