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话: 027—88657501(工作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田园文学 > 散文
农村网客户端
分享至
偶遇张家古泉
  • 编辑:郭崇乐
  • 2024-06-11

张书仪(宜都)

假期,与好友想悠哉地寻一静处,放空思绪,亲近自然。

车子漫无目的地奔驰于峡州大道,驶到猇亭地界,高湖村的标牌映入眼帘,“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涌上心头。思绪飘往荷塘的刹那,车子继续往前,进入一条乡村小道,一下子从车水马龙的都市穿越到了静谧祥和的田园。

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路边的油菜籽被撑得饱满,正等着收割。远方,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民居,点缀在绿色的田野间。前方有一处古色古香的亭子。

相传这一带的泉水,甘甜可口,冬暖夏凉。心中正想着会不会是传说中的古泉,一旁的好友直呼这是“张家古泉”。只见咖色的牌匾上镌刻着“张家古泉”四个朴厚灵动的大字,牌匾上还有一块红绸,感觉是刚挂上去没多久的样子。

走进亭子,中间果然有口井。俯身去看,清澈透亮的泉水将我们俩映入水中。捧一口泉水送到嘴边,甜丝丝沁人心脾。亭子的另一面,与“张家古泉”相互辉映的是“井养无穷”四个字。

朋友说,这四个字出自易经,寓意着这口井会源源不断地滋养这方土地,养育这方人。

亭子旁的菜地里,一位正在干农活的赤脚老人,约莫八十多岁,沟壑纵横的脸上泛着红光。

沿着田间小径,走近老人。看到有陌生人“闯入”,他停下手中的活,问我们找谁?我们就此与老人拉起了家常。

“打我小时候起,这里就有泉水。这个泉水终年不断,不仅养育了世代村民,还养育了一位清华大学教授。”老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他的娓娓道来中,我们得知这个古泉后面的房子是清华大学张扬军教授的老屋,就在几天前,张扬军教授带着儿孙一起回来为古泉挂了牌。

趁老人说话的间隙,我快速在网上搜索到了这位从高湖村走出去的清华大学教授,从一篇题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记清华大学教授张扬军》的长篇通讯中发现,他的每一段履历都让人肃然起敬,他领衔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研究,在多个领域为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一个曾经连生活都难以为继的孤儿,现在却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出难以计数的财富。”张扬军的成长轨迹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叹和联想。

我用矿泉水瓶装了一瓶张家古泉的水,我想这里的水养育了张教授;而他建构的精神图谱,可以滋养更多的人。

别后,我们去了荷花池。偌大的池塘不见荷花的踪影,时至立夏,初长出的嫩绿叶片还没把池塘铺满。想象着盛夏,千亩荷塘荷花绽放,满池叠翠,暗香浮动,将是多么迷人的画卷。

我和好友会心一笑,今天虽然没有看到夏意满堂,但是了解到张家古泉的故事已是最好的收获。

离开了高湖村,张家古泉仍在那兢兢业业地哺育当地村民,而张家古泉的故事已潜入心底悄然滋养着我。我想,无论处境怎么艰难,只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我们定能超越自己,实现梦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湖北农村网 nc.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