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话: 027—88657501(工作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服务 > 供销观察
农村网客户端
分享至
一网三联强五链——枝江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走笔
  • 编辑:郭崇乐
  • 2024-06-03

近年来,枝江市抢抓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县(市)机遇,坚持以供应链思维、平台化理念,纵深推进供销综合改革。

通过政府主导、镇村一体、多方联动,实现组织到村、服务到组、联结到户,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供销服务体系,逐步探索出“一网三联强五链”的枝江模式,有效打通“消费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双向堵点,“农民增收、市场保供”效应进一步彰显。

改革创新“一盘棋”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立供销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相关专题会议20余次,建立“主要领导月调度、分管领导周碰头”工作机制。

翻开枝江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台账”,改革创新“一盘棋”脉络清晰——

2023年10月15日,《枝江市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行动方案(试行)》印发到全市各责任单位;10月21日、30日,枝江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社有资产+国有资本”的供销集团组建方案。

组建方案明确将市政府平台公司和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管理的涉农资产整体划拨到供销集团,整合供销、农业、水利、粮食等涉农部门项目、资金、资源,重点围绕“米果菜、猪牛鱼”六大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兴企,推动枝江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

12月6日,枝江供销集团在全省率先注册挂牌并独立运营。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也在25个试点村基础上,探索基层社“镇村一体化推进”,实现176个村全覆盖。

“此举创新了‘社资+国资’的合作模式,有效激活改革内生动力,也明确了供销社和供销集团的职能职责,厘清了社、企边界,做到为农服务和政事分开、社企分开。”枝江市副市长黄爱民解读。

镇村一体有效“统”

“镇村一体化推进,旨在织密供销服务体系‘一张网’。”枝江市供销社主任李波透露,行动方案提出,供销社要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立足合作经济属性,以联合合作为纽带,通过政府主导、镇村一体、多方联动,建立健全全市高效运行城乡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和机制。

“市级层面,组建供销集团,为的是充分发挥供应链建设龙头作用。”枝江供销集团董事长李国强介绍,集团下设九野、天茂、惠万民、隆誉、天雨等供应链公司,分别承担农资农服、粮油、农特产品、再生资源、金融等供应链平台服务职能,上承省社天网,下接社员订单。

此外,还承接涉农资金和项目,整合涉农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银行等单位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镇级层面,除了恢复基层社组织外,还同步成立镇农服公司。”李波解释,在全市8个镇(街办)注册成立镇农服公司,通过股权机制有效实现了镇供销社、镇农服公司、镇农合联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资源整合。

“根据职责划分,镇农服公司承接市级平台涉农资金和项目,联合涉农主体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对接市场,推动农产品上行。”枝江市桔缘柑桔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代年,是仙女镇供销社主任,也是供向桔(枝江)农服公司负责人。

今年初供向桔公司成立时,周代年面向社员发布催芽果肥订单信息。3月2日,在省农资集团和市供销社支持下,近400吨催芽肥免费送达社员家中。

“供销社+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市场,这就是三社融合、五位一体的村社共建方向。”周代年认为。

“只有实现组织化生产和经营,分散的农户才可能更好地走现代农业、共同富裕之路。而把分散的农户网到一起的,便是村级供销组织全覆盖。”李波欣喜介绍,通过全市8个镇、176个村实行镇村一体化推进,解决了基层供销社合规经营、谁来经营、订单小而散等问题,帮助村集体经济找到“统”的路径。

三级联动促“四有”

市镇村三级联动,离不开数字赋能。

枝江市搭建供销数字运营中心——枝江市共向集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数字工具把社员、供销服务主体串连在一起,为供应链平台提供信息集成、供需撮合等数字服务。

如何串连?

共向集负责人杨勇屈分析,就是通过数字赋能,把供销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拴在利益链上、串在服务链上。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广泛动员农户入社。把收益向基层和社员倾斜,让服务向下延伸,确保供销经营服务体系收益的80%分配到村级社。采用“四有”机制吸引农户入社,即:入社有奖励、质量有保障、价格有优惠、年终有分红。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9万社员入驻,上线店铺183家。

通过数字供销赋能,实现社员点单、平台集单、公司接单,形成规模订单开展集采集配;同时线下服务到户,合作主体按照供应链公司集配指令,及时配送到村到户;按照服务指令,精准对接,上门提供“耕、种、管、收”等十项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

“组织到村、服务到组、联结到户,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供销服务体系,有效实现组织有力、产业有劲、市场有为、农民有利的‘四有’目标。”李波憧憬。

“五链”联农共富忙

“一张网,市镇村三级联动,围绕六大特色产业,衍生的则是‘农资、粮油、农特产品、再生资源、供应链金融’五大服务链。”黄爱民表示,自供销社综合改革以来,全市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围绕服务“五链”持续发力、补齐短板、融合发展。

农资链方面,联合省农资集团,聚焦农资集采集配服务,积极开展农药化肥绿色化减量化行动。

粮油链方面,重点扶持粮油企业提升收购及加工能力,通过“枝江玛瑙米”等品牌赋能以及市场推广,把粮油链上下游企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保障市级粮食储备11750吨。

日用品下行方面,依托数字供销运营中心汇集183个村线上店铺需求订单,开展集采集配业务,逐步实现“互联网+第四方物流”县域全覆盖。

与之对应的农特产品上行方面,在巩固东风集团、粤港澳大湾区、盒马鲜生、中石化、楚天高速等平台基础上,对接省供应链集团,公用品牌“枝滋有味”旗下15款农特产品上线供销荆选平台。“枝滋有味”还授权单位30余家,授权产品167款,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销售额1亿元以上。

再生资源链方面,依托隆誉公司,开展废品回收、农村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汽车拆解、废弃果综合利用等业务。其中,引进主体合资申报汽车拆解专营牌照,一期投资600万元开展汽车拆解业务。

围绕金融链,枝江市积极探索农村合作金融创新,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业设施等转化为合格的抵质押物,一季度完成担保贷款7154万元,在保业务3.1亿元;先后成立肉牛、柑桔、粮食产业基金以及百里洲镇、问安镇、董市镇乡村振兴基金2300万元,撬动金融贷款4.6亿元;持续为全市中小微企业高效提供应急转贷服务,一季度完成应急转贷9900万元。

稳定金融基本盘,谋划建设新项目。统筹整合全市各部门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等项目,总计3000万元以上。升级桔缘柑桔专业合作社设备装置,作业效率提高2倍。投资柑桔废弃果处理项目,帮助海通、安福达等柑桔深加工企业实现资源化利用。争取上级奖补资金,在柑桔主产区投资新建冷库。联合丰联佳沃,共同运营夷陵牛育种中心,加快夷陵牛品种改良,3年内推动夷陵牛年饲养量达到5000头。新建2万辆报废汽车拆解项目,促进报废机动车资源循环利用。

“我们将强化统筹与培训,进一步健全机制,确保供销服务体系高效运转。”李波表示,发挥资源优势,通过股份、项目、经营合作等方式,推动多方联动,不断壮大经营主体、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湖北农村网 nc.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