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话: 027—88657501(工作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农人 > 农广校之窗
农村网客户端
分享至
以说促教 以赛提质——首届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说课大赛侧记
  • 编辑:郭崇乐
  • 2023-08-17

《农村工作通讯》记者 宋晓娜

俗语谚语顺口溜齐上阵,你讲生猪防疫,他谈短视频制作……这是一场接地气、接“农”气的比赛。7月底,首届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说课大赛决赛在山东烟台成功举办。大赛自3月份启动以来,共吸引340名教师参加省级初赛,经层层筛选,62名教师进入决赛角逐。

什么是说课?通俗来讲,说课就是“说说怎么教”。说课不等于讲课,并非实际教学,没有师生互动,说课的重点在于理论阐述,通过说课,教师系统说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理论依据等。此次比赛旨在以赛促教,以此强化师资队伍,全面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能力和水平,推动农民教育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决赛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62名农广校教师,依照抽签顺序,依次上阵,他们围绕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系统阐述教学思路,“说说怎么教好农民”。教师们金句频出,课件文图交叉、动静结合,现场比赛激烈,气氛热烈。

图片

说学情 先要了解农民

“学员的年龄构成如何,学历怎么样,他们目前从事何种农业生产,他们对某个话题的了解程度和兴趣有多少”,在说课比赛中,分析农民学员情况,是每位教师讲解的第一部分。

农民教育培训,就是要服务农民、教好农民,而教好农民的前提,是要对他们有足够了解,要把握农民群体的特殊性。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教师们总结出,农民群体具有年龄跨度大、从事产业类型差异大、知识结构和技能基础差别大等特点。

如何应对农民学员差异较大的情况?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技术员张旭锋介绍,当地的做法是在县一级举办初级农民培训班,从中挑选出年纪较小、学习能力较强、产业较大的学员到市级中级班进行进一步学习,以此层层筛选、分层培养。

此外,有的教师逐渐探索出合作式教学法,从班级里挑选出领悟能力强、有一定知识和技术基础的学员作为助教,帮助其他学员跟紧教学进度;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与教师沟通,实现自我提高。这样的方式,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做到教学相长,一举两得。

教好农民,了解农民群体是基础,教师们非常注意收集农民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在开班前,教师们都会灵活运用微信群、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期待,多问他们“想从课程中学到什么”“希望通过课程解决什么问题”,以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在长期的交往中,教师与农民之间亦师亦友,建立起深远的友谊和信任。“农民在您心里是什么样子的?”提到这一问题,农广校的教师们都滔滔不绝,熟悉地好像在说自家的亲戚。

“农民很真诚,只要你用心对待他们,他们就愿意用十倍的好来还你。”云南省红河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高级农艺师李燕说,“农民种的东西,怎么也要拿一点给你,有时候他们自己家的蜂蜜,就用塑料瓶装来给你尝尝。”

今年60岁的李燕,在农民教育培训行业已经干了整整38年。直到现在,每次开班前,她都会至少提前一个月备课、调整教材、熟悉学员。培训期间,她与学员同吃同住,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她所开设的“社交礼仪与艺教”类课程也深受农民喜爱。在这门课程上,她把农民组织起来,教他们穿衣打扮、唱歌跳舞。李燕发现:“农民很有激情和活力,很热爱生活。”

在李燕看来,农民教育培训,除了教授技术和农业生产有关的内容外,像礼仪、才艺等素养教育同样不可缺少。在她的学员中,不管是“00后”,还是“60后”,都在课程结束后仍然与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还亲切地称她为“李妈妈”。

做好农民教育培训,既要对农民建立理性的了解,又要有情感上的贴近,这就要求农广校教师们厚植农民情怀,以农民为中心,尽心为农民考虑,尽力为农民服务。

说教学 “教什么”“怎么教”要相互配合

“小麦不怕草,就怕坷垃咬。”在东北,这句话是说,如果将种子播在土块里,土块漏风漏水,种子便无法发芽。比赛现场,黑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牡丹江市分校教师张勇介绍了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东北特色的叫法。“如果不了解这些语言,是很难跟农民交流的。”而先向农民学习怎么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地道的语言,是他工作后的第一课。

张勇发现,拿着课件去给农民讲课,很多时候是不受欢迎的,“农民就希望像讲评书一样给他讲课”,他给农民讲课,“什么都不带,就用一张嘴”,这么多年,练出了一身给农民讲课像话家常一样的本事。

跟张勇一样,农广校教师们不断探索新鲜、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农民愿意听,让农民更能听得进去,是保证农民教育培训有效的关键。为此,他们探索出一系列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法,重课堂互动,让农民多问多答多参与;情景模拟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法,通过分析身边的案例、情景还原等,促进农民理解;多媒体教学法则充分利用微信、视频直播、图片等多种手段,突破教学时空限制,时刻传递更加直观、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信息。总的来说,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是在尊重农民生产经验和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被培训”向“主动学”转变,使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不管何种教学方法,都要与教学主题相适应。农民教育培训教什么。首先是要找准农民需求。“怎么能赚钱,是农民最关心的事。”张勇说。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是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主题。这其中既包括选种、育苗、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培育,也包括农产品品牌培育、乡村旅游的发展等产业升级的内容,涵盖一二三产的各个方面。

同时,农民教育培训还承担着传递国家政策的职责,农广校教师们要及时将最新的国家政策传达给农民,引导他们通过政策变化调整种植结构,在响应国家战略的同时实现增收。自国家提出扩种大豆以来,张勇在主讲课程之外,增加了大豆种植课程比重。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题也在随时更新中。在比赛中,很多教师都选择了与短视频制作相关的内容,他们从构图、拍摄、剪辑等各方面讲述了自己的教学思路。

来自河北省承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张秋松就将短视频画面景别与构图方式设计作为自己说课的内容。在教学中,她通过分组指导、视频逐帧分析、工作页详析操作步骤等方法,一步步帮助农民掌握视频拍摄技巧。谈到农民对于此类课程的兴趣,她说:“近几年,农民对短视频的兴趣越来越大。他们在农闲的时候也会自己刷短视频、看直播,有的农民平时也有随手拍的习惯。”课程结束后,农民会根据自己学到的内容,拍拍日常生活,或是拍视频宣传自家的果树,“我建议他们,可以在果树开花、坐果、套袋等关键时刻拍视频,或者是有什么采摘活动也可以拍一下,这样也能达到宣传的目的。”张秋松说。

搭平台 农民教育培训最终在干

“举办说课大赛的目的,就是要搭建全国农广校体系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交流和学习平台,加快培育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胡永万说。

以赛促融,讲台上下、赛场内外,各地农广校教师相互交流,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分享从业多年的心得体会,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也展示着自己的活力和创造力。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的李丹表示,城阳区与上海浦东区情况相似,通过参加比赛,她与来自浦东区的教师有了交流机会,“有很多共同语言,碰撞出很多火花”。

据介绍,城阳区属城市近郊,在城市规划中属保留社区,但耕地稀缺,农业是当地长期存在但占比较少的部分。基于此,城阳区实行特色强区战略,与示范片区建设相结合,挖掘特色农业,求质不求量,力求打造质量标杆式产业。她这次选择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作为说课主题,也是为了配合当地的特殊情况和农业强区战略,意在帮助农民了解如何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要达到怎样的标准等。

说课大赛为各地农广校教师搭建起互动交流的平台,全国农广校也是为农民搭建的服务平台。农广校的一头连着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另一头连着能够解决问题的专家、技术人员。农民教育培训的目的不止在教,最终在干。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同样是农广校教师的职责。因此,农民教育培训不是定时的,而是随时的;内容也不是固定的,而是时时更新的。

农民教育培训既在课堂之内,又在田间地头之间。各地农广校教师都重视课程反馈和跟踪服务,与农民保持常态化联系,时刻准备为他们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张勇就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到村里去、到田间去,看看粮食的生长情况,帮助农民答疑解惑。

“一棵植物,从播种、生长到摆上餐桌,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农民教育培训关注农业全过程,对老师的要求很高。”李丹说。对于那些农民提出的、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李丹会帮助他们联系相关方面的老师,一对一地为他们解决问题。而这,也同样是其他农广校教师的做法。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民教育培训,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一招。而师资队伍的建设与传承,是保证农民教育培训长足发展的关键。此次说课大赛获得第一名的赵雨晗,来自安徽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蚌埠分校,2020年参加工作,谈到参加比赛的感受,她说:“通过这次比赛,让我看到了农广校教师的干劲和对事业的热爱,对我是一种激励。”而像赵雨晗这样的年轻教师,是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本次说课大赛评委、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学院院长余俊用“三个精准”总结这次比赛,即“选题精准、教学分析精准、教学设计精准”。此次说课大赛是一场考场练兵,是为打造高质量专业化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迈出的重要一步。未来,全国农广校体系教师将以获奖教师为榜样,坚守三农讲台,为做好农民发展道路上合格的引路人、农民成长成才过程中合格的指导者而不断探索,为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作出更大贡献。

新闻多一度:

湖北两选手获首届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说课大赛二等奖

湖北农村网 nc.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