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徐思弘 通讯员 晓枝 刘浩
“我自学通过多种工程机械设备证书考试。这些农机,我不仅能够熟练操作,还会维修。”夏收时节,细数眼前的烘干机、旋耕机、插秧机、育秧机、无人机等,随州市曾都区万店镇成林家庭农场主李成林,仿佛把玩“变形金刚”一般,得心应手。
“他动作麻利、技术过硬,还特别能吃苦。农忙季节,他常常早上5点下田,忙到深夜。”农场里的专业农机手都对李成林很钦佩。普通旋耕机手一天作业70至80亩农田,但李成林一天作业100多亩是常态,最高纪录一天作业225亩。
1991年出生的李成林,曾在大城市打工,21岁时决定返乡做一名新农民。同龄人、本村人对他有许多误解。“年纪轻轻,竟然回家种田。”“干电焊月收入能有一万多,回去种地丢不丢人?”
面对旁人的冷嘲热讽,亲朋好友的苦心劝导,他都一笑而过。李成林的目标异常坚定: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将来谁来种地?不能让这么好的田空着。
“只要肯吃苦,一定有收获!”他精心钻研水稻种植技术,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父亲的教导下,泡种、育苗、插秧、看水、打药、收割等农活李成林干得越来越熟练,他把每一块田都当成自家农田精心管理。附近村民看在眼里,纷纷主动找上门要求流转土地。
机械化设备必不可少。李成林先投入40多万元建烘干房,购买两台插秧机、旋耕机;后来陆续购入1台烘干机、3台旋耕机、4台插秧机、1台育秧机、1台无人机、1辆挖机、1辆铲车、1辆洒水车、1辆农用车等。
李成林的发小、万店镇槐东村党支部委员李海东笑着回忆:“当初学开挖机,他差点翻车摔到田里,吃了不少苦,白皮肤变得黝黑。”
深知自己文化知识不够,只要是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培训,李成林都报名。妻子王静说,跟着丈夫,自己也快成了师傅。
“既然选了这条路,就没想过放弃。”万店镇连续三年干旱,李成林咬着牙关坚持下来,2020年,终于迎来曙光,600亩土地利润达20多万元。今年,家庭农场种植面积接近1000亩,加上社会化服务收益,一年产值近300万元,纯收入将超过60万元。
“现在,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代,新型职业农民也是有吸引力的职业。我相信在这片土地上大有可为。”李成林的眼神从容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