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争妍,朝气蓬勃——湖北省优秀舞蹈作品展演(职业类、非职业类)述评

发布时间: 2021-06-15 来源: 省舞协 作者: 兰天文 、冯丽 [关闭窗口]

202166日、10日,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举办“永远的旗帜—舞动新时代,永远跟党走”湖北省优秀舞蹈作品展演,以30部优秀舞蹈作品致敬这个伟大的日子,不仅增加了节庆的欢快氛围,更呈现出疫后舞蹈的强大生命力,以及湖北舞蹈的蓬勃朝气。

此次湖北优秀舞蹈展演(职业类、非职业类),职业舞蹈作品体现出专业院团与各大高校的实力,他们在更加多元的形式、更加丰富的创作手法以及更加丰厚的内涵中不懈追求着。非职业类则将大众文艺带上了更大的舞台,从广场、兴趣班到聚光灯下的大刀阔步,不啻是群众审美能力、艺术修养提高的体现,更是湖北包容、自由、多元舞蹈生态的体现。

立足湖北文化,荆楚风情展魅力湖北

《激楚》展现了原始、迷狂的楚地巫风舞蹈。通天用的翎子、驱鬼神的黄金面具、剧烈的脊椎运动都是楚地中典型的文化符号。《土家魂》这一舞蹈作品运用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的民间舞蹈“撒叶儿嗬”的动作,表现了一群土家汉子在“白喜事”中的性格展现。

《织嫁》描述土家族少女出嫁前,母亲邀邻近乡女为其织西兰卡普的场景,展现了母女之间的深厚感情,表现了土家族少女的天真率性。《过早》以武汉最具特色的方言命名,该作品展现了武汉站着吃、蹲着吃、走着吃这一特色的过早场景, 体现出了武汉人豪迈、洒脱的性格。《汉正街的女子军》讲述了依江而建,因江而兴的汉正街上的"娘子军"们的故事,是武汉人民英雄气概的生动体现。

《爷爷的茶》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栾师傅手工制茶”技艺中的抓、翻、托、抖、撒、压、摊、荡、揉、搓、抛等手法提炼转化为舞蹈动作。彰显了三峡地区茶的文化特色,凸显出劳动美、生活美和青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庄稼人》运用湖北土家族的舞蹈语汇,展现了湖北人们勤劳朴实的精神面貌。

《爱在山水间》中搓手、捕鱼、淌水等动作巧妙变成了三峡风情的典型符号,俯身动胯、重心向下的典型舞姿,伴着土家族摆手舞的脚下动律,是荆楚文化融合创新的时代镜像。《赶雀仔》将咸宁通山地区"赶麻雀”这一民间风俗,用拟人化手法和趣味性表演进行呈现。

继承历史传统,美好意象展中国文化

《武当和韵》中刚柔并济的肢体,流动的圆的队形是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的一扇窗口,使人得以窥探出道家天人合一、阴阳相生的独特理念。《月落孤秋》以中国古典舞剑舞为依托,运用剑的“点、崩、分、抹”等手法,塑造了一位借剑抒怀的侠士形象,浅吟出自然苍凉之境,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剑文化。

《中国红》中舞者手持红纱而舞,纱的飘逸与朦胧表现出了中国重写意、求意境的独特之处。红纱似火,是生生不息中国精神的化身。《风情茶韵》中“韵”的呈现,“情”的内核,在韵与情的交织中释放出中国品茶静心、以茶会友的茶文化。《一路芬芳》在水袖的出、收、扬、冲、搭、绕、撇中营造出种种美好意象,在身体的“三节六合”“反衬劲”中流淌出中国欲扬先抑的中庸文化以及和合之美。

《击壤歌》是由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推演凝练而来,由千年前鼓盆而歌、瓴缶之乐、击壤而舞为灵感进行创作。从而激活中国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展时代风貌

《月光下的鼓韵》剥离传统热巴舞迎接神灵和歌颂神灵之意,赋予其更多样的意味,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从祭祀舞蹈到民俗舞蹈的转变,不仅是愚昧被吹散,更是民族舞蹈与时俱进的体现。

《阿啧啧!安喜多姆》将传统的藏族民间舞与节奏强烈、律动鲜明的现代舞有机融合,表现了勤劳质朴的安多姑娘秉承传统文化步入现代文明的生动场面。而《暖春》相较于前两个作品来说,更注重对传统的留存与传达。其中动静相宜的舞蹈语汇和春天的气质不谋而合,在特有的节奏形式和呼吸方法的协调中,展现出了朝鲜族的“仙鹤心态。

关照现实生活,人间百态展人文关怀

《哥哥》采用现代舞的语汇,讲述了兄弟二人之间的动人故事, 展现了手足深情。《时光》采用意识流的手法表现出了时光的飞逝,提醒人们要懂得珍惜,要更加乐观的面对生活。

《小伢当家》和《妈妈我好累》站在儿童视角,讲述了当下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的社会问题,折射出了当前家庭教育的普遍现象。以舞蹈的形式呼吁给孩子减负,体现出当下舞蹈工作者的社会视野与仁爱之心。

《手留余香》和《天空下的我们》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都讲述了环境受到人的破坏,人类受到惩罚最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是“五位一体”生态发展观的体现,更是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彰显。前者将拉丁舞以群舞的形式呈现,找到了拉丁舞语汇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以拉丁舞的野性表现猎人的狂暴与贪婪,用灵活干净的脚下步伐展现了猴子的灵敏可爱。这一融合,赋予了拉丁更加深厚的内涵,也是当下舞蹈工作者具有创造力的体现。

弘扬党的精神,不忘初心展风华正茂

革命历史题材的《长江长江》和《庄严的宣誓》。前者以平行蒙太奇的手法贯穿,在虚实结合中展现了那些默默无闻的地下工作者们向死而生、不畏生死的精神品质。后者则在发电报、入党宣誓、勘察敌情等场景闪现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以及前仆后继的伟大勇气。

讲述现代抗震精神的《大地里的双手》,该作品讲述了华中师范大学自愿救灾小组赶往灾区,动人心魄的救灾场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险、万众一心、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疫情之后,涌现出展现抗疫精神的舞蹈作品《咏梅》和《下沉•下沉》。《咏梅》以梅花坚韧的品质暗喻抗疫英雄们的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下沉•下沉》则将目光聚焦在了抗疫中的基层工作者身上。两个作品都展现出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优秀舞蹈作品展演(职业类、非职业类)不仅场场爆满,还吸引到10多万网友线上同步观赏。展演虽已拉下帷幕,但湖北舞蹈仍将砥砺前行。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ICP备12015471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百花争妍,朝气蓬勃——湖北省优秀舞蹈作品展演(职业类、非职业类)述评

发表时间:2021-06-15 来源:省舞协 作者:兰天文 、冯丽

202166日、10日,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举办“永远的旗帜—舞动新时代,永远跟党走”湖北省优秀舞蹈作品展演,以30部优秀舞蹈作品致敬这个伟大的日子,不仅增加了节庆的欢快氛围,更呈现出疫后舞蹈的强大生命力,以及湖北舞蹈的蓬勃朝气。

此次湖北优秀舞蹈展演(职业类、非职业类),职业舞蹈作品体现出专业院团与各大高校的实力,他们在更加多元的形式、更加丰富的创作手法以及更加丰厚的内涵中不懈追求着。非职业类则将大众文艺带上了更大的舞台,从广场、兴趣班到聚光灯下的大刀阔步,不啻是群众审美能力、艺术修养提高的体现,更是湖北包容、自由、多元舞蹈生态的体现。

立足湖北文化,荆楚风情展魅力湖北

《激楚》展现了原始、迷狂的楚地巫风舞蹈。通天用的翎子、驱鬼神的黄金面具、剧烈的脊椎运动都是楚地中典型的文化符号。《土家魂》这一舞蹈作品运用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的民间舞蹈“撒叶儿嗬”的动作,表现了一群土家汉子在“白喜事”中的性格展现。

《织嫁》描述土家族少女出嫁前,母亲邀邻近乡女为其织西兰卡普的场景,展现了母女之间的深厚感情,表现了土家族少女的天真率性。《过早》以武汉最具特色的方言命名,该作品展现了武汉站着吃、蹲着吃、走着吃这一特色的过早场景, 体现出了武汉人豪迈、洒脱的性格。《汉正街的女子军》讲述了依江而建,因江而兴的汉正街上的"娘子军"们的故事,是武汉人民英雄气概的生动体现。

《爷爷的茶》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栾师傅手工制茶”技艺中的抓、翻、托、抖、撒、压、摊、荡、揉、搓、抛等手法提炼转化为舞蹈动作。彰显了三峡地区茶的文化特色,凸显出劳动美、生活美和青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庄稼人》运用湖北土家族的舞蹈语汇,展现了湖北人们勤劳朴实的精神面貌。

《爱在山水间》中搓手、捕鱼、淌水等动作巧妙变成了三峡风情的典型符号,俯身动胯、重心向下的典型舞姿,伴着土家族摆手舞的脚下动律,是荆楚文化融合创新的时代镜像。《赶雀仔》将咸宁通山地区"赶麻雀”这一民间风俗,用拟人化手法和趣味性表演进行呈现。

继承历史传统,美好意象展中国文化

《武当和韵》中刚柔并济的肢体,流动的圆的队形是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的一扇窗口,使人得以窥探出道家天人合一、阴阳相生的独特理念。《月落孤秋》以中国古典舞剑舞为依托,运用剑的“点、崩、分、抹”等手法,塑造了一位借剑抒怀的侠士形象,浅吟出自然苍凉之境,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剑文化。

《中国红》中舞者手持红纱而舞,纱的飘逸与朦胧表现出了中国重写意、求意境的独特之处。红纱似火,是生生不息中国精神的化身。《风情茶韵》中“韵”的呈现,“情”的内核,在韵与情的交织中释放出中国品茶静心、以茶会友的茶文化。《一路芬芳》在水袖的出、收、扬、冲、搭、绕、撇中营造出种种美好意象,在身体的“三节六合”“反衬劲”中流淌出中国欲扬先抑的中庸文化以及和合之美。

《击壤歌》是由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推演凝练而来,由千年前鼓盆而歌、瓴缶之乐、击壤而舞为灵感进行创作。从而激活中国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展时代风貌

《月光下的鼓韵》剥离传统热巴舞迎接神灵和歌颂神灵之意,赋予其更多样的意味,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从祭祀舞蹈到民俗舞蹈的转变,不仅是愚昧被吹散,更是民族舞蹈与时俱进的体现。

《阿啧啧!安喜多姆》将传统的藏族民间舞与节奏强烈、律动鲜明的现代舞有机融合,表现了勤劳质朴的安多姑娘秉承传统文化步入现代文明的生动场面。而《暖春》相较于前两个作品来说,更注重对传统的留存与传达。其中动静相宜的舞蹈语汇和春天的气质不谋而合,在特有的节奏形式和呼吸方法的协调中,展现出了朝鲜族的“仙鹤心态。

关照现实生活,人间百态展人文关怀

《哥哥》采用现代舞的语汇,讲述了兄弟二人之间的动人故事, 展现了手足深情。《时光》采用意识流的手法表现出了时光的飞逝,提醒人们要懂得珍惜,要更加乐观的面对生活。

《小伢当家》和《妈妈我好累》站在儿童视角,讲述了当下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的社会问题,折射出了当前家庭教育的普遍现象。以舞蹈的形式呼吁给孩子减负,体现出当下舞蹈工作者的社会视野与仁爱之心。

《手留余香》和《天空下的我们》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都讲述了环境受到人的破坏,人类受到惩罚最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是“五位一体”生态发展观的体现,更是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彰显。前者将拉丁舞以群舞的形式呈现,找到了拉丁舞语汇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以拉丁舞的野性表现猎人的狂暴与贪婪,用灵活干净的脚下步伐展现了猴子的灵敏可爱。这一融合,赋予了拉丁更加深厚的内涵,也是当下舞蹈工作者具有创造力的体现。

弘扬党的精神,不忘初心展风华正茂

革命历史题材的《长江长江》和《庄严的宣誓》。前者以平行蒙太奇的手法贯穿,在虚实结合中展现了那些默默无闻的地下工作者们向死而生、不畏生死的精神品质。后者则在发电报、入党宣誓、勘察敌情等场景闪现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以及前仆后继的伟大勇气。

讲述现代抗震精神的《大地里的双手》,该作品讲述了华中师范大学自愿救灾小组赶往灾区,动人心魄的救灾场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险、万众一心、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疫情之后,涌现出展现抗疫精神的舞蹈作品《咏梅》和《下沉•下沉》。《咏梅》以梅花坚韧的品质暗喻抗疫英雄们的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下沉•下沉》则将目光聚焦在了抗疫中的基层工作者身上。两个作品都展现出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优秀舞蹈作品展演(职业类、非职业类)不仅场场爆满,还吸引到10多万网友线上同步观赏。展演虽已拉下帷幕,但湖北舞蹈仍将砥砺前行。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