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 -14日,由中国民协、湖北省文联联合主办,湖北省民协、咸宁市委宣传部、湖北科技学院、咸宁市文联、咸宁市民协、咸安区委宣传部承办的“我们的节日—2019年中国中秋节俗高峰论坛暨咸宁大屋雷中秋祭月民俗考察”在湖北咸宁举行。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中国民协活动管理处处长李倩,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肖伟池,湖北省民协副主席鄢维新,咸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闫英姿,湖北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基良,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科技学院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参加了活动。
开幕式现场
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肖伟池主持开幕式
13日,一行人对大屋雷村的老支书、祭月仪式的主祭进行了采访,并观摩了中秋祭月仪式。咸宁桂花镇大屋雷村自古以来保持着日月崇拜习俗,其中秋祭月习俗在汉族地区中秋节俗仪典中独具特色,这一仪典在抗日战争之后一度中断,2008年,在刘民老前辈、万立煌、万默等咸宁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整理下,逐步恢复了古老的仪式。因雷氏祖先多尚易学易理,祭月仪式也与之密切相关,整场仪式神秘庄重,参与者众,场面宏大壮观。
祭月活动现场
14日上午,围绕中国中秋节俗的研讨会在湖北科技学院举行。
开幕式由湖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肖伟池主持,湖北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基良致欢迎词,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发表讲话。随后,高峰论坛拉开了序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萧放主持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侧面对中秋节进行了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万建中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及中华民族对和平、宁静、祥和选择,对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渴望在祭月活动中得到体现,这也是祭月活动得到传承的内在动力。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楚学所教授顾久幸、咸安区桂花镇党委书记李子牛、武汉大学教授桂胜则侧重对大屋雷中秋祭月活动成因、传承动力进行分析。顾久幸认为,实用性、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人民对好美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是大屋雷中秋祭月活动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李子牛认为,桂花的丰收为举行祭月活动提供了经济基础,而以家族为单位的祭月活动是雷姓家族向当地土著展示力量的方式;桂胜从先祖事迹和易风易理渊源、文化基础、地域文化的烘托、神灵的鼓舞暗示作用、维系宗族意识、固化的时间点和系统的祭月仪式、社会各层面的关注等七个方面分析了祭月成为大屋雷乡村独特民俗活动的原因。
祭月活动现场
有的以中秋节的元素为研究对象: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陈顺智以“汉之月”“六朝之月”“文化之月”三个部分勾勒了月亮从单纯的自然天体变成审美及赏玩对象的文化基础;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毛巧晖独辟蹊径,以仪式中的“物”——月饼——为切入点,探讨仪式和消费的内在联系。
有的深挖了中秋节及祭月活动的内涵: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从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出发,认为十五的月亮与生命、生活密切相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宪昭认为中秋祭月仪式与神话密不可分,祭神既是对自身的定位和深入思考,也是物质和精神的完美结合。
有的着重梳理中秋节的“历史”: 省民协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向柏松梳理中秋节的演进史和祭月活动的流变,认为民间神话、人文诗词是祭月活动从帝王到平民,从宫廷走向世俗的重要推力。
有的关注中秋节俗的“未来”: 湖北省民协副秘书长、原咸宁市文联副主席万立煌是咸宁中秋祭月节俗的发掘者之一,他结合此段田野调查经历,思考该事项在现代创新性发展的可能性;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楚学所教授蔡靖泉,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咸宁申报中国中秋节俗传承基地的始末,希望非遗申报顺利。
有的为咸宁地区中秋节俗寻找例证: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咸宁市民协副主席何岳球在咸宁民间叙事长歌中找到大量赏月、拜月、祭月、喝桂花酒、吃月饼、家人团聚的描述;在大冶生长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秘书长柯小杰分享他关于中秋节摸秋、祭拜月亮、守月华等习俗的记忆。
此外,湖北科技学院教授、咸宁市民协主席定光平则与大家分享了在茶文化调研中得到的启示,建议专家学者在进行田野调查时要富于怀疑精神,去伪存真,加强纵向、横向考察,避免以偏概全。
省民协副主席鄢维新介绍,在编纂《中国民间文学大戏》长歌系列及鄂西北系列神话长歌时惊喜地发现,大洪山周边流传着关于盘古开天之前二十四仙的神话长歌,至于这些珍贵材料与中秋节的关系,他则留了个悬念。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擦亮咸宁大屋雷中秋祭月活动品牌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为中国中秋节俗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活动留影
(编辑:创研部)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发表时间:2019-09-18 来源:湖北文艺网 作者:省民协
9月13 -14日,由中国民协、湖北省文联联合主办,湖北省民协、咸宁市委宣传部、湖北科技学院、咸宁市文联、咸宁市民协、咸安区委宣传部承办的“我们的节日—2019年中国中秋节俗高峰论坛暨咸宁大屋雷中秋祭月民俗考察”在湖北咸宁举行。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中国民协活动管理处处长李倩,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肖伟池,湖北省民协副主席鄢维新,咸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闫英姿,湖北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基良,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科技学院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参加了活动。
开幕式现场
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肖伟池主持开幕式
13日,一行人对大屋雷村的老支书、祭月仪式的主祭进行了采访,并观摩了中秋祭月仪式。咸宁桂花镇大屋雷村自古以来保持着日月崇拜习俗,其中秋祭月习俗在汉族地区中秋节俗仪典中独具特色,这一仪典在抗日战争之后一度中断,2008年,在刘民老前辈、万立煌、万默等咸宁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整理下,逐步恢复了古老的仪式。因雷氏祖先多尚易学易理,祭月仪式也与之密切相关,整场仪式神秘庄重,参与者众,场面宏大壮观。
祭月活动现场
14日上午,围绕中国中秋节俗的研讨会在湖北科技学院举行。
开幕式由湖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肖伟池主持,湖北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基良致欢迎词,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发表讲话。随后,高峰论坛拉开了序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萧放主持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侧面对中秋节进行了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万建中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及中华民族对和平、宁静、祥和选择,对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渴望在祭月活动中得到体现,这也是祭月活动得到传承的内在动力。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楚学所教授顾久幸、咸安区桂花镇党委书记李子牛、武汉大学教授桂胜则侧重对大屋雷中秋祭月活动成因、传承动力进行分析。顾久幸认为,实用性、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人民对好美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是大屋雷中秋祭月活动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李子牛认为,桂花的丰收为举行祭月活动提供了经济基础,而以家族为单位的祭月活动是雷姓家族向当地土著展示力量的方式;桂胜从先祖事迹和易风易理渊源、文化基础、地域文化的烘托、神灵的鼓舞暗示作用、维系宗族意识、固化的时间点和系统的祭月仪式、社会各层面的关注等七个方面分析了祭月成为大屋雷乡村独特民俗活动的原因。
祭月活动现场
有的以中秋节的元素为研究对象: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陈顺智以“汉之月”“六朝之月”“文化之月”三个部分勾勒了月亮从单纯的自然天体变成审美及赏玩对象的文化基础;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毛巧晖独辟蹊径,以仪式中的“物”——月饼——为切入点,探讨仪式和消费的内在联系。
有的深挖了中秋节及祭月活动的内涵: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从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出发,认为十五的月亮与生命、生活密切相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宪昭认为中秋祭月仪式与神话密不可分,祭神既是对自身的定位和深入思考,也是物质和精神的完美结合。
有的着重梳理中秋节的“历史”: 省民协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向柏松梳理中秋节的演进史和祭月活动的流变,认为民间神话、人文诗词是祭月活动从帝王到平民,从宫廷走向世俗的重要推力。
有的关注中秋节俗的“未来”: 湖北省民协副秘书长、原咸宁市文联副主席万立煌是咸宁中秋祭月节俗的发掘者之一,他结合此段田野调查经历,思考该事项在现代创新性发展的可能性;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楚学所教授蔡靖泉,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咸宁申报中国中秋节俗传承基地的始末,希望非遗申报顺利。
有的为咸宁地区中秋节俗寻找例证: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咸宁市民协副主席何岳球在咸宁民间叙事长歌中找到大量赏月、拜月、祭月、喝桂花酒、吃月饼、家人团聚的描述;在大冶生长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秘书长柯小杰分享他关于中秋节摸秋、祭拜月亮、守月华等习俗的记忆。
此外,湖北科技学院教授、咸宁市民协主席定光平则与大家分享了在茶文化调研中得到的启示,建议专家学者在进行田野调查时要富于怀疑精神,去伪存真,加强纵向、横向考察,避免以偏概全。
省民协副主席鄢维新介绍,在编纂《中国民间文学大戏》长歌系列及鄂西北系列神话长歌时惊喜地发现,大洪山周边流传着关于盘古开天之前二十四仙的神话长歌,至于这些珍贵材料与中秋节的关系,他则留了个悬念。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擦亮咸宁大屋雷中秋祭月活动品牌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为中国中秋节俗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活动留影
(编辑:创研部)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