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剧协秘书长宋辉发言
今年是省文联作风建设年,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讲话精神、加快湖北文艺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展主题为“新时代、新作为”的大学习大讨论意义重大,每位文联人需要认真面对和思考。
回想25年前的七月,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初到省文联,第一次听剧协前辈龚啸岚老师谈及协会发展历史。
我们(省剧协)从哪里来?——1949年10月“武汉市戏剧工作者协会”成立,是省剧协的前身。当时的与会者百人左右,涵盖了京剧、汉剧、楚剧、话剧等在汉的少数几个剧种和团体,大家对协会的定位是戏剧工作者之“家”。时光荏苒,省剧协经历了数次名称变更,先后有九批驻会人员从事协会工作。据我有限的了解,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在平凡的岗位上实无多少惊天动地之举,然而却又在年复一年的默默无闻中走过清贫、走过忙碌、走出坦荡。伴随六十九年的风雨历程,协会工作对他们而言,不仅是一份安身立命或养家糊口的工薪,更是有温度、有情怀、有操守的薪火相传;他们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给协会工作留下的职责标杆和优良传统,需要作为后继者的我们秉持初心、接力奉献。
眼下,我们面临着与六十九年前完全不同的新形势:一方面是近年从政府到社会多方合力推动戏剧振兴,而另一方面,当今发达的多元文化对传统戏剧的冲击也是不争现实。因此,如何在新时代紧抓机遇、积极作为,成为协会工作的新课题。个人以为: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把协会工作与湖北文艺事业发展繁荣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系列文件精神结合起来,不断通过学习提高传承与发展戏剧事业的使命感,增强协会工作的文化自信和职业自豪感。
其次要积极构建协会工作“支点”。具体而言,是以湖北戏剧牡丹花奖为“抓手”,围绕剧协工作的基本任务,积极推动出人才出作品,在总结以往各届经验基础上不断提高评奖活动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公信力;以2016年创建的湖北高校戏剧组织联盟为“抓手”,发挥省剧协专家资源优势,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辅导、培训、扶持创作演出等项目,激发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对戏剧艺术的热情关爱,助力大学生戏剧社团成长。此外,针对当前群众戏剧组织发展和生存现状,省剧协积极延伸工作手臂,在摸底全省170多个群众戏剧组织基础上,有意识、有意向的发现和培养一百个专业水准较高、队伍较为稳定的业余剧团和票友协会,通过开展专业引领、专家帮扶等相关工作凝聚起社会各层面热爱戏剧、支持戏剧和关心戏剧的力量,增强剧协向心力。总之,通过立足品牌奖项、高校社团和群众组织三大“支点”,努力开拓新时代省剧协工作的新局面。
再者要进一步强化专业学习。由于戏剧的综合艺术特点注定了剧协工作的专业要求,除了不断增强理论知识“充电”、提升专业素养外,更为迫在眉睫的“补课”是要结合当前工作的多面性和多样化特点,有意识加强管理学(管理方法、方式和手段)、活动企划、项目操作与创新、以及互联网、自媒体等相关业务与案例经验的深度学习和实践运用。
最后是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剧协工作素有面向会员、面向基层的优良传统,然而伴随时代发展,其“联络、协调、服务”职能已扩展为“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因此,在秉持为戏剧家、为会员服务的传统基础上,还应结合当前事业发展新形势和协会工作新特点,把握标准、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在人才机制、会员机制等方面为年轻世代、为体制外的群体和个人提供更多机会,积极吸纳民营戏剧团体、校园社团师生以及各类群众戏剧组织的骨干加入协会,吸引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广泛的热爱戏剧、关心戏剧的力量,共同为湖北戏剧的发展繁荣做贡献。
曾几何时,自己不免也苦恼于戏剧的“老旧”,烦恼于工作的琐碎繁杂,内心间或会有困惑怅惘、有悲欢交织,然而所幸始终不曾忘记我们从哪里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或许,心怀敬畏的守护戏剧家协会这个大家庭,齐心协力为湖北戏剧事业“站台”,不仅是剧协工作必须坚守的“本来”,更是每个剧协工作者必须牢记的“初心”。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发表时间:2018-07-13 来源:湖北文艺网 作者:宋辉
省剧协秘书长宋辉发言
今年是省文联作风建设年,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讲话精神、加快湖北文艺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展主题为“新时代、新作为”的大学习大讨论意义重大,每位文联人需要认真面对和思考。
回想25年前的七月,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初到省文联,第一次听剧协前辈龚啸岚老师谈及协会发展历史。
我们(省剧协)从哪里来?——1949年10月“武汉市戏剧工作者协会”成立,是省剧协的前身。当时的与会者百人左右,涵盖了京剧、汉剧、楚剧、话剧等在汉的少数几个剧种和团体,大家对协会的定位是戏剧工作者之“家”。时光荏苒,省剧协经历了数次名称变更,先后有九批驻会人员从事协会工作。据我有限的了解,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在平凡的岗位上实无多少惊天动地之举,然而却又在年复一年的默默无闻中走过清贫、走过忙碌、走出坦荡。伴随六十九年的风雨历程,协会工作对他们而言,不仅是一份安身立命或养家糊口的工薪,更是有温度、有情怀、有操守的薪火相传;他们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给协会工作留下的职责标杆和优良传统,需要作为后继者的我们秉持初心、接力奉献。
眼下,我们面临着与六十九年前完全不同的新形势:一方面是近年从政府到社会多方合力推动戏剧振兴,而另一方面,当今发达的多元文化对传统戏剧的冲击也是不争现实。因此,如何在新时代紧抓机遇、积极作为,成为协会工作的新课题。个人以为: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把协会工作与湖北文艺事业发展繁荣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系列文件精神结合起来,不断通过学习提高传承与发展戏剧事业的使命感,增强协会工作的文化自信和职业自豪感。
其次要积极构建协会工作“支点”。具体而言,是以湖北戏剧牡丹花奖为“抓手”,围绕剧协工作的基本任务,积极推动出人才出作品,在总结以往各届经验基础上不断提高评奖活动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公信力;以2016年创建的湖北高校戏剧组织联盟为“抓手”,发挥省剧协专家资源优势,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辅导、培训、扶持创作演出等项目,激发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对戏剧艺术的热情关爱,助力大学生戏剧社团成长。此外,针对当前群众戏剧组织发展和生存现状,省剧协积极延伸工作手臂,在摸底全省170多个群众戏剧组织基础上,有意识、有意向的发现和培养一百个专业水准较高、队伍较为稳定的业余剧团和票友协会,通过开展专业引领、专家帮扶等相关工作凝聚起社会各层面热爱戏剧、支持戏剧和关心戏剧的力量,增强剧协向心力。总之,通过立足品牌奖项、高校社团和群众组织三大“支点”,努力开拓新时代省剧协工作的新局面。
再者要进一步强化专业学习。由于戏剧的综合艺术特点注定了剧协工作的专业要求,除了不断增强理论知识“充电”、提升专业素养外,更为迫在眉睫的“补课”是要结合当前工作的多面性和多样化特点,有意识加强管理学(管理方法、方式和手段)、活动企划、项目操作与创新、以及互联网、自媒体等相关业务与案例经验的深度学习和实践运用。
最后是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剧协工作素有面向会员、面向基层的优良传统,然而伴随时代发展,其“联络、协调、服务”职能已扩展为“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因此,在秉持为戏剧家、为会员服务的传统基础上,还应结合当前事业发展新形势和协会工作新特点,把握标准、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在人才机制、会员机制等方面为年轻世代、为体制外的群体和个人提供更多机会,积极吸纳民营戏剧团体、校园社团师生以及各类群众戏剧组织的骨干加入协会,吸引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广泛的热爱戏剧、关心戏剧的力量,共同为湖北戏剧的发展繁荣做贡献。
曾几何时,自己不免也苦恼于戏剧的“老旧”,烦恼于工作的琐碎繁杂,内心间或会有困惑怅惘、有悲欢交织,然而所幸始终不曾忘记我们从哪里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或许,心怀敬畏的守护戏剧家协会这个大家庭,齐心协力为湖北戏剧事业“站台”,不仅是剧协工作必须坚守的“本来”,更是每个剧协工作者必须牢记的“初心”。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