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三重内涵

发布时间: 2018-01-17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邹广文 王毅 [关闭窗口]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力量贯穿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来说,文化自信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

  文化自信是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而提出来的,同时又是对往古来今的中华文明深切的价值关切,包含着对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对中国现实发展道路的自信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阐明文化自信的这三重内涵,将为今天我们更好地培育文化自信提供价值参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更加夯实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砥砺奋进的思想基础。

1、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的灵魂,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更是一个国家屹立不倒的根基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党“不忘本来”“不忘初心”,不忘本来,内含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追根溯源;不忘初心,才能真正浚通拓展未来的源头活水,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

  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这是我们的文化得以繁荣兴盛的根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也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从历史维度看,中华传统文化如大河奔流、绵延不绝,尽管曾经历过种种挫折与冲击,但仍以其强大的精神韧性和包容吸收外来文明的弹性,蓬勃发展至今,对于形成和维护中国多民族统一局面有着至为关键的作用。从世界维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和突出优势,提供了西方传统之外的哲学路径,提供了寻求人类文明更好未来的机会,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牢固根基,而且成为21世纪普惠人类整体的重要精神资源。

  优秀传统文化是过去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见证,更是今天中华民族固本开新的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今天的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自觉坚守“本我”、开放面对“他者”,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中华文化始终焕发光彩。

2、对中国现实发展道路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更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些论述言简意赅地阐明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之间的关系,深刻地表达出:道路自信内在于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中开辟出来的。源自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源自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源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源自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的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它经过历史的淘漉、人民的选择、实践的检验,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统一的叙事。近代以降,“古—今”“中—西”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命题,传统与现代如何联通、东方与西方如何对话,答案一直在探索之中。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现实发展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也同时极大推进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将传统与现代在文化上连成一脉。因此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三种文化资源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形成了统一叙事,也为当代中国的道路自信提供了保障和底气。

  因此,今天我们强调的文化自信,不仅有对作为国家发展根基与底蕴的传统文化的自信,更有对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过程中逐步孕育出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通过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培育,进一步增强亿万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定力。

3、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

  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从自己的文化中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前瞻未来。从过去和现在的文化发展进程中预见本民族文化未来的发展前景,即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未来性,这是民族、国家自信的底气所在。有创造力的文化都是向未来敞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重要的是坚定对文化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

  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肯定中国智慧的开放性、平等性和包容性,坚信中国文化在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价值。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也处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体认、多元共存的时代。这种历史大势客观上产生了这样的要求:每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在自己的文化实践中,一方面坚守自身文化发展方向和独特价值,一方面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实现对自身文化特殊性的超越,贡献有利于人类未来和平发展的文化智慧。中国文化正是在把握这两方面的张力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近代以来所倡导的二元主义及其局限性日渐显现,工具理性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冲突也越发尖锐。在这一严峻的发展现实面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些重要的理念,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内蕴的独特哲思,也为21世纪人类整体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这些古老的中国智慧,通过今天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文化实践和大国外交,正在世界范围内凝聚起新的共识,并带来了全球化思维的革新。无论是中国在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重要国际会议上担当的“全球治理改革者”的角色,还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践行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都传递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深远追求,传递着中国文化的超越性关怀,传递着“中国经验”和“中国价值”对世界的影响力。这些,标志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培育和践行文化自信提供了现实基础。

  面向未来,我们要更加努力地使文化自信充分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各个方面,让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洋溢着人文关怀。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向世界舞台中心的稳健迈进,文化自信的价值必将日益彰显出来,既在多种文化互鉴中博采众长又始终挺立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中华现代文化实践,一定会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ICP备12015471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文化自信的三重内涵

发表时间:2018-01-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邹广文 王毅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力量贯穿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来说,文化自信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

  文化自信是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而提出来的,同时又是对往古来今的中华文明深切的价值关切,包含着对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对中国现实发展道路的自信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阐明文化自信的这三重内涵,将为今天我们更好地培育文化自信提供价值参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更加夯实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砥砺奋进的思想基础。

1、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的灵魂,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更是一个国家屹立不倒的根基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党“不忘本来”“不忘初心”,不忘本来,内含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追根溯源;不忘初心,才能真正浚通拓展未来的源头活水,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

  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这是我们的文化得以繁荣兴盛的根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也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从历史维度看,中华传统文化如大河奔流、绵延不绝,尽管曾经历过种种挫折与冲击,但仍以其强大的精神韧性和包容吸收外来文明的弹性,蓬勃发展至今,对于形成和维护中国多民族统一局面有着至为关键的作用。从世界维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和突出优势,提供了西方传统之外的哲学路径,提供了寻求人类文明更好未来的机会,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牢固根基,而且成为21世纪普惠人类整体的重要精神资源。

  优秀传统文化是过去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见证,更是今天中华民族固本开新的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今天的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自觉坚守“本我”、开放面对“他者”,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中华文化始终焕发光彩。

2、对中国现实发展道路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更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些论述言简意赅地阐明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之间的关系,深刻地表达出:道路自信内在于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中开辟出来的。源自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源自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源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源自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的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它经过历史的淘漉、人民的选择、实践的检验,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统一的叙事。近代以降,“古—今”“中—西”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命题,传统与现代如何联通、东方与西方如何对话,答案一直在探索之中。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现实发展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也同时极大推进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将传统与现代在文化上连成一脉。因此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三种文化资源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形成了统一叙事,也为当代中国的道路自信提供了保障和底气。

  因此,今天我们强调的文化自信,不仅有对作为国家发展根基与底蕴的传统文化的自信,更有对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过程中逐步孕育出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通过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培育,进一步增强亿万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定力。

3、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

  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从自己的文化中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前瞻未来。从过去和现在的文化发展进程中预见本民族文化未来的发展前景,即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未来性,这是民族、国家自信的底气所在。有创造力的文化都是向未来敞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重要的是坚定对文化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

  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肯定中国智慧的开放性、平等性和包容性,坚信中国文化在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价值。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也处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体认、多元共存的时代。这种历史大势客观上产生了这样的要求:每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在自己的文化实践中,一方面坚守自身文化发展方向和独特价值,一方面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实现对自身文化特殊性的超越,贡献有利于人类未来和平发展的文化智慧。中国文化正是在把握这两方面的张力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近代以来所倡导的二元主义及其局限性日渐显现,工具理性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冲突也越发尖锐。在这一严峻的发展现实面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些重要的理念,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内蕴的独特哲思,也为21世纪人类整体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这些古老的中国智慧,通过今天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文化实践和大国外交,正在世界范围内凝聚起新的共识,并带来了全球化思维的革新。无论是中国在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重要国际会议上担当的“全球治理改革者”的角色,还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践行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都传递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深远追求,传递着中国文化的超越性关怀,传递着“中国经验”和“中国价值”对世界的影响力。这些,标志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培育和践行文化自信提供了现实基础。

  面向未来,我们要更加努力地使文化自信充分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各个方面,让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洋溢着人文关怀。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向世界舞台中心的稳健迈进,文化自信的价值必将日益彰显出来,既在多种文化互鉴中博采众长又始终挺立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中华现代文化实践,一定会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