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意 翰墨飘馨香
开幕式现场
9月27日下午3时,“‘黄鹤楼’当代著名女书法家篆刻家提名展”在武汉美术馆开幕。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第11 届武汉市政协主席叶金生,湖北省文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东城,副主席朱莎莉,纪检组长易熙君,湖北省书协顾问徐本一,省书协副主席金伯兴、饶兴成、黄德琳、刘欣耕,省文联、省作协副主席梁必文,省作协副主席李武育、程良胜,武汉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吕兵、副主席湛红好,黄鹤楼科技园高级顾问钟淑玉,湖北中烟办公室主任董辉等和来自全省各地的书法爱好者800余人。
朱莎莉副主席代表省文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两位作者: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刻字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书协副主席陈秀卿;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女书法家协会副会长、省书协青年书法家联谊会秘书长张尤分别讲话。
本次展览是由湖北省文联、武汉美术馆主办,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协办,并出版发行了作品集,免费赠与观众阅读达1000余本,为江城武汉的国庆节又増加了一道美味的文艺大餐,也必将成为文人墨客、书法爱好者及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巾帼不让须眉”。任何时代,任何领域都不乏优秀的女性存在,她们与我们共同构筑了这个美好富强的时代,这个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上下左右、东西南北、方圆曲直、浓淡干湿莫不相反相成,缺一不可,有机的互补与融合才有这稳定与和谐的世界,女书法家篆刻家她们是书法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主角。
本次参展的周慧珺、陈秀卿、张改琴、孙晓云、李静、毛燕萍、胡秋萍、张尤、杨茹、蔡梦霞十位当代著名女书法家、篆刻家,是国内老中青最优秀的女书法家篆刻家的代表;有当地书法家协会的领军人物,有中国书坛的中坚力量,亦有近年在国内书坛崭露头角的新秀。今天,她们带来了50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此展示,作品中透露出强烈的温婉典雅的艺术气息,同时,也不乏雄强豪放的个性追求;透过作品的形质能感受到参展女书法家篆刻家对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追问和传承,对当代艺术价值取向及表现形式的探索,为我们呈现出当代女性书法家篆刻家艺术成果中一抹最亮丽的色彩。
此次展览凸现了湖北省文联、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为构筑和谐社会作出的有益探索。应大多数观众的要求,展览延期到10月16日结束,展览期间著名书画家周韶华,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副主席罗丹青,部分高校师生、书法爱好者近二万人观看了展览,上至八旬老人,下至一年级学生纷纷留言谈观感。此次展览必定会对湖北书坛尤其是女书家群体带来一次强烈的艺术震撼。
周慧珺
陈秀卿 张改琴 孙晓云
李静
毛燕萍
胡秋萍
张尤
杨茹 蔡梦霞
张尤篆书《千字文》及其篆刻
陈方既
我以充实的审美感受向热爱书法的人们推荐这件出自一位女书家之手的篆书《千字文》。宏幅巨制用11张4尺对裁宣纸横接长达1166CM,从2009年的12月开始至2010年12月,历时13个月写毕,却神气十足,如一气呵成。
当我观赏到这件名副其实的大作时激动不已、心潮澎湃,被这位站在身边、拖着几已落地的长辫、俨然还像大姑娘的女书家的创作热情和其振人心魄的成果深深感动了。
以《千字文》为内容作真、草书的经常有。但是以这样大的篇幅写篆书,我确实是第一次见到。尤其是由青年女书家来写,这是既考验功夫和意志力、又是显示艺术修养和审美追求的事。作品的出色完成,实足以证明女书家在这几方面都是过得硬的。
我一直以为:在诸体书法中篆书是最为特殊的。正、行、草书,学之者都有各体出现时的墨迹为范本可供一代代人学仿、临摹。唯独篆书不能。原因是:篆书墨迹,仅存在于古老的简牍。当纸张用作书写载体时,已是隶、真、草、行诸体通行,篆书退出实用性舞台了。明清时,历史上存在过的简牍篆书已不可得见。此时,由于有书家找到可以自己动手治印之石,才有了为治印而习篆的新历史。不过这时人们只能以古代金石之篆为范本了。这实际是借古代金石上的篆体,以时代人的理解和技能,以新的物质条件进行篆刻艺术创造。因为古人用以写篆的只是简牍,明清人能见到的仅是一些青铜器上的铭文和如《石鼓文》之类的刻石,既都是墨迹的复制品。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都出自书简人之手,在青铜器物的泥模上作书,并非常务,字迹大,书写方式不同,不可能以一笔而就的书写完成,刻而后铸之迹,又经时光漫 ,所以虽称古篆,实际上于手书之篆已相去甚远。刻石之篆,也因同样道理,有当时流行之篆的架构,并无实实在在的书写效果。人们并不怀疑李斯等人书篆之能,但在石上写出比简上大百倍的字,一下不可能写得那么工整。即所成之篆并非书写而成,而是经本人刻意修整在刻工协助下完成的。
这种篆势,对于后来有了艺术自觉、能借取其基本结构作个人面目风格追求者,确实大有发挥创造性的余地,从而促进古代篆书能有后来的发展,并带动了篆刻艺术的复兴,也使明清以来成就一批既得自古人又不重复古人面目的篆书家和篆刻家。
不过这一现实也给当今有志借篆体作艺术创造的书家和刻手出了一道在新的实践中必须回答的难题:是沿着明清以来那些篆书家、篆刻家开辟的道路,按照他们既有的模式走下去,还是从并非古人笔下之迹却又是古人风神的金石书契汲取营养,作自己的创造?
我以这个问题问张尤:思考过没有?是怎样认识和解决的?
她给我的回答是:
文彭、吴让之也好,黄牧甫、王福安也好,包括民国以来的一些篆书、篆刻家也好,我都很尊重他们,努力从他们的艺术中汲取我感兴趣的东西,但我更喜欢古代金石书契上流露的那种古穆。尽管这些并非手迹。我希望我的篆书有一种质朴、自然没有浮躁之气的清雅。我也努力从明清以来诸家之书中汲取营养,而不偏守一家。但我更希望有自己的纯朴,而不让自己变成他们。
她说着这些话,眼睛里闪着自信的光芒:“我,从长远说,追求朴实、温润、娴雅。。。。。。”。
是的,我认真观赏了她体式大小不同的篆书,确实感受到她不求表面的浮华,但求自然流露的劲爽大方,秀而不媚,有一种内在的活力,经得起细品:
所有的作品,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也可算是她的独特风格:用笔婉通有力,绝无做作。笔画直而有曲致,曲而有直劲,有乐感强烈的运动力度。确实是“我”写。是写“我”。写“我”的情怀,写“我”的气格,写“我”的审美境界,写“我”的艺术追求。是“书法”,更是“抒发”。结体生动自然,平奇互见,平中见奇,奇不失正。技能之用有如得“天然”的效果,严谨而不拘束,朴秀而不浮薄;大字沉实有气概,小字爽利不猥琐。仅以《千字文》为例,历时那么久,字数那么多,每天临池,几如日课,不受情绪影响,不受俗务干扰,通篇看去神完气足,足可见精力之旺,功力之深。仔细品赏,使人如进幽廓,如沐春风,如听曼妙的古乐,心旷神怡,久久不愿离去,恰是唐人张怀瓘所称“无形之象”,“无声之音”。这种境界让我沉醉。当我醒过来时,才发现竟是身边这位“大姑娘”的手迹。我想再过十年、二十年、半个世纪,她的艺术将更会将人们带到怎样的境界?。。。。。。
她的印章也有一定的特色。设计独特,刻工精细,既得古风,又得新意。显然,印的成就得之于书,书的理解也帮助了印。从而使其书有金石气,印有秦汉风。不乏明清印人诸多方面的影响,也更有脱胎于秦汉印玺的古朴和作为一位女性作者的秀雅。
或许有人会认为她的作品还缺少点厚重。———不能认为这个意见错了。但是我却认为,这正是其艺术风格上的特点。如果所有的花朵都像荷花一样张放,而不闻隐含于绿叶中丹桂的幽香,那何以有百花齐放?
张尤的成就不是偶然的,这既得力于她的天赋,有悟性,理解力强,更得力于她的良师的教诲引导。现任湖北省书协副主席的刘欣耕先生(即《书法报》前副总编)就是她的老师,她也曾得到老篆刻家杨白匋的指点。她勤奋而且执着,具有多方面文艺才能,兴趣广泛,音乐、美术都有不一般的表现。由于越来越认识到仅书法、篆刻就是需要毕生心力之事,故不能不忍痛割爱、忙里偷闲才去偶尔为之。
多年以前,她已具备加入中国书协会员资格。多次参加国家级书法篆刻展览,多次获奖,应邀参加出国展览并为外国领导人治印。现在她正担任湖北省书协青年书法家联谊会、省女书法家协会领导职务。她性格开朗,热情为大伙服务,是一个很乐意为书法事业的发展做贡献的人。最近得悉她决定将其精心所作篆书《千字文》公开义卖,以所得之款悉数捐献我省残疾人开展书画事业,令我十分敬佩,故欣然命笔,表达由衷的赞佩之情。
张尤是一位大有发展前途的优秀女青年书家,其篆书《千字文》,可为是其艺术征途中一件阶段性力作,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间。我虽年逾九十。也难抑激情,要为她的这一佳作、这一义举喝彩!文词罗嗦俚鄙粗陋,就在所不计了。
二零一一年八月十五抗日战争胜利日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发表时间:2011-12-13 来源:省书协 作者:陈义
金风送爽意 翰墨飘馨香
开幕式现场
9月27日下午3时,“‘黄鹤楼’当代著名女书法家篆刻家提名展”在武汉美术馆开幕。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第11 届武汉市政协主席叶金生,湖北省文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东城,副主席朱莎莉,纪检组长易熙君,湖北省书协顾问徐本一,省书协副主席金伯兴、饶兴成、黄德琳、刘欣耕,省文联、省作协副主席梁必文,省作协副主席李武育、程良胜,武汉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吕兵、副主席湛红好,黄鹤楼科技园高级顾问钟淑玉,湖北中烟办公室主任董辉等和来自全省各地的书法爱好者800余人。
朱莎莉副主席代表省文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两位作者: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刻字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书协副主席陈秀卿;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女书法家协会副会长、省书协青年书法家联谊会秘书长张尤分别讲话。
本次展览是由湖北省文联、武汉美术馆主办,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协办,并出版发行了作品集,免费赠与观众阅读达1000余本,为江城武汉的国庆节又増加了一道美味的文艺大餐,也必将成为文人墨客、书法爱好者及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巾帼不让须眉”。任何时代,任何领域都不乏优秀的女性存在,她们与我们共同构筑了这个美好富强的时代,这个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上下左右、东西南北、方圆曲直、浓淡干湿莫不相反相成,缺一不可,有机的互补与融合才有这稳定与和谐的世界,女书法家篆刻家她们是书法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主角。
本次参展的周慧珺、陈秀卿、张改琴、孙晓云、李静、毛燕萍、胡秋萍、张尤、杨茹、蔡梦霞十位当代著名女书法家、篆刻家,是国内老中青最优秀的女书法家篆刻家的代表;有当地书法家协会的领军人物,有中国书坛的中坚力量,亦有近年在国内书坛崭露头角的新秀。今天,她们带来了50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此展示,作品中透露出强烈的温婉典雅的艺术气息,同时,也不乏雄强豪放的个性追求;透过作品的形质能感受到参展女书法家篆刻家对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追问和传承,对当代艺术价值取向及表现形式的探索,为我们呈现出当代女性书法家篆刻家艺术成果中一抹最亮丽的色彩。
此次展览凸现了湖北省文联、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为构筑和谐社会作出的有益探索。应大多数观众的要求,展览延期到10月16日结束,展览期间著名书画家周韶华,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副主席罗丹青,部分高校师生、书法爱好者近二万人观看了展览,上至八旬老人,下至一年级学生纷纷留言谈观感。此次展览必定会对湖北书坛尤其是女书家群体带来一次强烈的艺术震撼。
周慧珺
陈秀卿 张改琴 孙晓云
李静
毛燕萍
胡秋萍
张尤
杨茹 蔡梦霞
张尤篆书《千字文》及其篆刻
陈方既
我以充实的审美感受向热爱书法的人们推荐这件出自一位女书家之手的篆书《千字文》。宏幅巨制用11张4尺对裁宣纸横接长达1166CM,从2009年的12月开始至2010年12月,历时13个月写毕,却神气十足,如一气呵成。
当我观赏到这件名副其实的大作时激动不已、心潮澎湃,被这位站在身边、拖着几已落地的长辫、俨然还像大姑娘的女书家的创作热情和其振人心魄的成果深深感动了。
以《千字文》为内容作真、草书的经常有。但是以这样大的篇幅写篆书,我确实是第一次见到。尤其是由青年女书家来写,这是既考验功夫和意志力、又是显示艺术修养和审美追求的事。作品的出色完成,实足以证明女书家在这几方面都是过得硬的。
我一直以为:在诸体书法中篆书是最为特殊的。正、行、草书,学之者都有各体出现时的墨迹为范本可供一代代人学仿、临摹。唯独篆书不能。原因是:篆书墨迹,仅存在于古老的简牍。当纸张用作书写载体时,已是隶、真、草、行诸体通行,篆书退出实用性舞台了。明清时,历史上存在过的简牍篆书已不可得见。此时,由于有书家找到可以自己动手治印之石,才有了为治印而习篆的新历史。不过这时人们只能以古代金石之篆为范本了。这实际是借古代金石上的篆体,以时代人的理解和技能,以新的物质条件进行篆刻艺术创造。因为古人用以写篆的只是简牍,明清人能见到的仅是一些青铜器上的铭文和如《石鼓文》之类的刻石,既都是墨迹的复制品。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都出自书简人之手,在青铜器物的泥模上作书,并非常务,字迹大,书写方式不同,不可能以一笔而就的书写完成,刻而后铸之迹,又经时光漫 ,所以虽称古篆,实际上于手书之篆已相去甚远。刻石之篆,也因同样道理,有当时流行之篆的架构,并无实实在在的书写效果。人们并不怀疑李斯等人书篆之能,但在石上写出比简上大百倍的字,一下不可能写得那么工整。即所成之篆并非书写而成,而是经本人刻意修整在刻工协助下完成的。
这种篆势,对于后来有了艺术自觉、能借取其基本结构作个人面目风格追求者,确实大有发挥创造性的余地,从而促进古代篆书能有后来的发展,并带动了篆刻艺术的复兴,也使明清以来成就一批既得自古人又不重复古人面目的篆书家和篆刻家。
不过这一现实也给当今有志借篆体作艺术创造的书家和刻手出了一道在新的实践中必须回答的难题:是沿着明清以来那些篆书家、篆刻家开辟的道路,按照他们既有的模式走下去,还是从并非古人笔下之迹却又是古人风神的金石书契汲取营养,作自己的创造?
我以这个问题问张尤:思考过没有?是怎样认识和解决的?
她给我的回答是:
文彭、吴让之也好,黄牧甫、王福安也好,包括民国以来的一些篆书、篆刻家也好,我都很尊重他们,努力从他们的艺术中汲取我感兴趣的东西,但我更喜欢古代金石书契上流露的那种古穆。尽管这些并非手迹。我希望我的篆书有一种质朴、自然没有浮躁之气的清雅。我也努力从明清以来诸家之书中汲取营养,而不偏守一家。但我更希望有自己的纯朴,而不让自己变成他们。
她说着这些话,眼睛里闪着自信的光芒:“我,从长远说,追求朴实、温润、娴雅。。。。。。”。
是的,我认真观赏了她体式大小不同的篆书,确实感受到她不求表面的浮华,但求自然流露的劲爽大方,秀而不媚,有一种内在的活力,经得起细品:
所有的作品,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也可算是她的独特风格:用笔婉通有力,绝无做作。笔画直而有曲致,曲而有直劲,有乐感强烈的运动力度。确实是“我”写。是写“我”。写“我”的情怀,写“我”的气格,写“我”的审美境界,写“我”的艺术追求。是“书法”,更是“抒发”。结体生动自然,平奇互见,平中见奇,奇不失正。技能之用有如得“天然”的效果,严谨而不拘束,朴秀而不浮薄;大字沉实有气概,小字爽利不猥琐。仅以《千字文》为例,历时那么久,字数那么多,每天临池,几如日课,不受情绪影响,不受俗务干扰,通篇看去神完气足,足可见精力之旺,功力之深。仔细品赏,使人如进幽廓,如沐春风,如听曼妙的古乐,心旷神怡,久久不愿离去,恰是唐人张怀瓘所称“无形之象”,“无声之音”。这种境界让我沉醉。当我醒过来时,才发现竟是身边这位“大姑娘”的手迹。我想再过十年、二十年、半个世纪,她的艺术将更会将人们带到怎样的境界?。。。。。。
她的印章也有一定的特色。设计独特,刻工精细,既得古风,又得新意。显然,印的成就得之于书,书的理解也帮助了印。从而使其书有金石气,印有秦汉风。不乏明清印人诸多方面的影响,也更有脱胎于秦汉印玺的古朴和作为一位女性作者的秀雅。
或许有人会认为她的作品还缺少点厚重。———不能认为这个意见错了。但是我却认为,这正是其艺术风格上的特点。如果所有的花朵都像荷花一样张放,而不闻隐含于绿叶中丹桂的幽香,那何以有百花齐放?
张尤的成就不是偶然的,这既得力于她的天赋,有悟性,理解力强,更得力于她的良师的教诲引导。现任湖北省书协副主席的刘欣耕先生(即《书法报》前副总编)就是她的老师,她也曾得到老篆刻家杨白匋的指点。她勤奋而且执着,具有多方面文艺才能,兴趣广泛,音乐、美术都有不一般的表现。由于越来越认识到仅书法、篆刻就是需要毕生心力之事,故不能不忍痛割爱、忙里偷闲才去偶尔为之。
多年以前,她已具备加入中国书协会员资格。多次参加国家级书法篆刻展览,多次获奖,应邀参加出国展览并为外国领导人治印。现在她正担任湖北省书协青年书法家联谊会、省女书法家协会领导职务。她性格开朗,热情为大伙服务,是一个很乐意为书法事业的发展做贡献的人。最近得悉她决定将其精心所作篆书《千字文》公开义卖,以所得之款悉数捐献我省残疾人开展书画事业,令我十分敬佩,故欣然命笔,表达由衷的赞佩之情。
张尤是一位大有发展前途的优秀女青年书家,其篆书《千字文》,可为是其艺术征途中一件阶段性力作,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间。我虽年逾九十。也难抑激情,要为她的这一佳作、这一义举喝彩!文词罗嗦俚鄙粗陋,就在所不计了。
二零一一年八月十五抗日战争胜利日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