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首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资丘论坛在长阳资丘举行

发布时间: 2010-05-14 来源: 省民协 作者: 覃庆华 黄超芬 [关闭窗口]

2017092111321337906325

2010年 4月26至27日,由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民族学会联合主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民族文化馆承办的湖北省首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资丘论坛”在长阳资丘镇举行。来自省内外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60余人,就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内涵外延、建设现状、后续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会议开幕式由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鄢维新主持,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湖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江清和致开幕词,中共资丘镇委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刘准致欢迎词,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分别为论坛发来贺电贺信。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作了专题发言。湖北省民协副秘书长、咸宁市文联副主席万立煌提出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外开放、融入现代”的发展思路。三峡大学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院长黄权生教授认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并合理解决文化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徐少舟指出,在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生存空间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华中师范大学楚学所所长蔡靖泉提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应强调整体保护,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和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认为,在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的保护。华中师范大学楚学所教授顾久幸强调,政府在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过程中,应有所作为,但一定不能违背文化发展的规律,过度参与。湖南湘西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专家田明介绍了湖南土家文化保护的情况和经验。宜昌市艺术研究所吴摄保建议展开对次生态文化的研究。长阳县民保中心戴曾群结合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指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必须由政府主导保护文化生存空间,提升本地文化人的地位,鼓励其从事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最后,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鄢维新对研讨会作了总结发言。他首先肯定了宜昌市县区各级党委政府、长阳县当地专家、和学者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建设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建议扩大文化传承人范围,建立梯队,给予艺人提升空间;在评定传承人的程序上,民间艺人有权投票推举;给传承人的补贴标准,可因人因行当而异,在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前提下,鼓励艺人以技艺传播来传承文化;建议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核心、应特别注意保护传承人的文化心态,传承活态的民间文化;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应区分为原生态、次生态、再生态,三者可以并存,但是在保护、传承、开发时,必须予以区隔;他认为在保护方式上,针对不同的项目,应采用不同的保护模式。

研讨会中,专家学者现场观摩了撒叶儿嗬、山歌、南曲等当地民间文艺项目。

此次会议,专家学者们从各个角度,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想法和意见,对下一步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工作将起到启迪作用。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ICP备12015471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湖北省首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资丘论坛在长阳资丘举行

发表时间:2010-05-14 来源:省民协 作者:覃庆华 黄超芬

2017092111321337906325

2010年 4月26至27日,由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民族学会联合主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民族文化馆承办的湖北省首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资丘论坛”在长阳资丘镇举行。来自省内外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60余人,就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内涵外延、建设现状、后续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会议开幕式由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鄢维新主持,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湖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江清和致开幕词,中共资丘镇委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刘准致欢迎词,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分别为论坛发来贺电贺信。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作了专题发言。湖北省民协副秘书长、咸宁市文联副主席万立煌提出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外开放、融入现代”的发展思路。三峡大学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院长黄权生教授认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并合理解决文化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徐少舟指出,在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生存空间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华中师范大学楚学所所长蔡靖泉提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应强调整体保护,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和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认为,在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的保护。华中师范大学楚学所教授顾久幸强调,政府在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过程中,应有所作为,但一定不能违背文化发展的规律,过度参与。湖南湘西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专家田明介绍了湖南土家文化保护的情况和经验。宜昌市艺术研究所吴摄保建议展开对次生态文化的研究。长阳县民保中心戴曾群结合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指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必须由政府主导保护文化生存空间,提升本地文化人的地位,鼓励其从事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最后,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鄢维新对研讨会作了总结发言。他首先肯定了宜昌市县区各级党委政府、长阳县当地专家、和学者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建设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建议扩大文化传承人范围,建立梯队,给予艺人提升空间;在评定传承人的程序上,民间艺人有权投票推举;给传承人的补贴标准,可因人因行当而异,在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前提下,鼓励艺人以技艺传播来传承文化;建议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核心、应特别注意保护传承人的文化心态,传承活态的民间文化;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应区分为原生态、次生态、再生态,三者可以并存,但是在保护、传承、开发时,必须予以区隔;他认为在保护方式上,针对不同的项目,应采用不同的保护模式。

研讨会中,专家学者现场观摩了撒叶儿嗬、山歌、南曲等当地民间文艺项目。

此次会议,专家学者们从各个角度,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想法和意见,对下一步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工作将起到启迪作用。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