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8 10:27:39
宣恩农商行智慧微贷送上门。
鹤峰农商行工作人员实地调查葛稻共生项目。
建始农商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个体工商户。
来凤农商行智能柜台为客户带来高效服务。
恩施农商行
40年栉风沐雨谱新篇,40年改革创新铸辉煌,今年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州40周年。历经40年的改革发展,由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成功改制成为农商行。更名不改服务“三农”之姓,改制不改服务“三农”之向,恩施农商行始终竭尽所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截至2023年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663.93亿元,比年初净增96.01亿元,增幅16.9%。存款市场份额30.97%,其中当年净增额占全州银行业新增186.06亿元的51.6%;各项贷款余额452.94亿元,比年初净增57.52亿元,增幅14.55%。贷款市场份额25.83%,其中当年净增额占全州银行业新增146.12亿元的39.38%。存贷款总额、市场份额、当年净增额,在恩施州同业机构中均排名第一。
聚焦“两山”转化
做好绿色金融排头兵
农商行始终深耕绿色金融,紧紧围绕恩施州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和“土、硒、茶、凉、绿”五大优势,聚焦恩施州“两山”示范区创建要求,发挥乡村振兴主办行的优势,创新推出“烟叶贷”“硒茶贷”“两山民宿贷”等十大类信贷产品,先行先试办理“两权”抵押贷款,全力满足农户、个体工商户、外出务工人员、新型经营主体等发展生产小额高频、快速自助的融资需求。
今年以来,净增“硒茶贷”1.71亿元、“烟农贷”2.8亿元、“创业贴息贷”10.12亿元,累计发放“两山民宿贷”2986万元,支持196家民宿提档升级,通过产品创新拓展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切实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聚焦服务“三农”
办好乡村振兴主办行
2021年,恩施州与省联社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恩施农商行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分别与辖内各县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将500亿元信贷计划明确到年度、分解到行,定期调度投放进度。2021年贷款净增47亿元、2022年贷款净增50亿元,在前两年高位增长基础上,2023年仅半年贷款净增57.52亿元,2021年以来累计投放相关贷款328亿元。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6月末,脱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94775户47.28亿元,目前余额7.85亿元,全州95%的脱贫小额贷款由农商行发放。
深入开展村银共建,向全州所有乡村振兴重点村派驻“金融村官”341人,持续推进“863”整村授信,送金融下乡,送服务上门。截至6月末,恩施农商行累计建档35.32万户,预授信27.98万户,预授信金额93.88亿元,用信余额23.87亿元,农村客户贷款获得面和覆盖率持续提高。
聚焦普惠金融
接好便捷服务第一棒
农商行作为恩施州存贷规模最大、从业人数最多、营业网点最广、缴纳税收最高的金融机构,始终植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不断践行责任银行的担当与作为,坚决做好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135个营业网点覆盖恩施州所有行政村组及社区。
每年代发耕地地力补贴、低保、五保等惠民资金近500万笔涉及金额超过22亿元,占全行柜台业务总量的50%以上。全面贯彻落实省联社支行转型工作要求,持续改善营业环境,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便捷、最高效、最智能的金融服务,推进智能柜台网点全覆盖,安装智能柜台185台,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创新“助农取款终端+村级联络员”的服务模式,开展零距离普惠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共办理卡乐付、POS终端16475台,安装自助设备329台,设置助农取款点80台,实现居民转账业务不出户、取款业务不出村、特殊业务不出乡(镇),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聚焦经济重振
当好小微金融店小二
针对恩施州实体经济以小微企业为主的州情实际,把支小支微作为绝对主业,坚决贯彻各级金融助企纾困政策。
近三年来,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减费让利1.17亿元;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全方位支持力度,坚持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对小微企业应访尽访、应贷尽贷,通过“301”(即三分钟申贷、零抵押、零担保、零人工干预、一键式提款)服务,深入推进智慧微贷,今年以来线上办贷28180笔51.48亿元;微贷净增57.2亿元,余额达217.54亿元;贷款客户增加24783户,信用类贷款净增39.75亿元,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便利度大幅提升。
主动对接民生、医疗等重点行业主体及“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重点企业,对符合要求的中小微企业能贷尽贷、应贷快贷,截至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3.72亿元,比年初净增26.13亿元。